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西门子贿赂门中间人浮出水面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6日 16:27 《财经》杂志网络版

  所谓“中间人”,即代理商和一般的“商业顾问”。许多代理商推销时都会以回扣的形式对买方行贿,而 “商业顾问”主要作用不是做代理销售,而是提供“洗钱”渠道

  随着德国检方的深入调查,德国老牌电子与工业巨头西门子公司的商业贿赂丑闻已经越牵越广。最新成为关注焦点的,是西门子中国公司也被卷入,原来隐身幕后的“中间人”逐渐走向台前。

  9月17日出版的《财经》杂志报道,8月13日,德国媒体《明镜周刊》网站报道了西门子与中国相关的三个关键行贿账户。其中,1998年9月后,西门子以“waigaoqiao”为转账关键词,先后六次划账到列支敦士登新银行(Neue Bank)的“220030”账号下,总额达410万欧元。德国媒体猜测,这些资金可能被用于获取位于中国上海的一处名为“外高桥”电厂的煤电项目合同。原西门子审计部门的一位人士告诉《财经》记者,类似“220030”的神秘账户,在西门子内部审计过程中时有发现。这些账户往往都设在香港、澳门等境外地区。“这些神秘的账户,往往都有‘中间人’的身影。”

  所谓“中间人”,形式至少有两种,即代理商和一般的“商业顾问”。许多代理商推销的时候都会以回扣的形式对买方行贿,特别是在医疗器械行业主要通过这种形式进行,有些回扣甚至是在销售方的授意下进行的。对于一些靠代理商模式无法完成的交易——主要是一些大型项目,如发电机、输配电线路等,则需要通过所谓 “商业顾问”居间运作,其主要作用不是做代理销售,而只是提供“洗钱”的渠道。

  从《财经》记者采访调查的情况来看,西门子承认在中国市场的“不正当商业行为”之后,在业内并没有引起太大的震荡。8月中旬,慕尼黑检察院高级检察官索默菲尔德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慕尼黑检方尚未收到中国检方的问询。

  实际上,西门子在中国所涉足的电力、医疗等领域,都是商业贿赂多发的“雷区”。“早就见怪不怪了,不止是西门子,很多公司都在这么做。”一家外资电力设备公司的销售经理透露,在中国,类似的情况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模式。几乎每家公司都会找几家可靠的商业咨询公司扮演“中间人”。

  对于更多中国本土的小公司而言,在实际业务中,往往会选择更直接的运作方式。一位从事电厂设备专用润滑油的销售代表告诉记者:为了让电厂使用某种新润滑油,销售商必须打通层层关卡——首先需要“打点”车间主任、工程师,由他们向上级提出更换润滑油的要求;其次是采购部门及中层的负责人;最后是厂里的主要负责人拍板。只有“打点”到位,对方才会确认购买新产品。此外,销售代表还需要注意定期“维护关系”,“维护关系一般是按照默认的协议,定期给客户送现金或者贵重礼品,而回扣则随着每批货走。”上述销售人员透露,“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不行,每个关键部门都需要‘返点’。”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公司之所以采取如此直接的形式,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缺乏系统完整的反腐败法律规范,大部分行业回扣现象泛滥,从业人员和监管部门都已习以为常。

  就“跨国公司贿赂门”问题,《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在同期杂志发表的评论认为,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贿案屡有披露,为国内反腐防腐提供了新机遇,也提出了新挑战。有关当局公布国内查案进展、明确相应受贿方法律责任已不宜再行拖延。非如此,则不足以使法人和自然人对自身行为后果产生明确预期,不足以树立司法权威,不足以向国际社会证明中国的反腐决心。

    此前报道

    西门子行贿门追踪:中间人纵横灰色地带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