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美国卖场进场费看涨 中国制造外销雪上加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5日 23:06 中国经营报

  “中国制造”外销的渠道成本目前已经越来越高。国外卖场收费要求日益提高,已成为中国供货商的一大难题和探索其他渠道的诱因。

  美国卖场收费多多

  台湾贸易商周先生在大陆从事丝绸贸易多年,他把中国的丝绸制品卖到美国各大卖场,他的客户名单上,既包括美国老牌百货公司,也包括全球500强企业之中的大型零售企业。

  周先生的丝绸贸易额在中国的丝绸进出口商中排在前几名,每年有2000多万美元的中国丝绸制品经过周先生的贸易公司被运往美国,但是进入2007年,周先生还是决定放弃对几家大型美国卖场的供货,因为公司的统计数据表明,全年收入的23%被美国卖场“盘剥”走了。

  “因为这些卖场毫无理由地要求供货商缴纳费用,无缘无故地缴纳几十万美元。”周先生向更下游的中国供货商诉苦,“下一年度不会再接到该卖场的订单。”该美国卖场最近公布的第二季度盈利比去年同期锐减超过50%。

  许多像周先生的贸易商,会找国内的加工企业,转嫁这一支出。

  中国知名的电器企业格兰仕,其生产的

微波炉产品在美国已占有25%左右的市场,但是格兰仕高层向记者表示,同样遭受了这样的“待遇”。“合同执行完毕后,还要向卖场缴纳数额不等的钱,他们那边直接给予的答复是,产品积压,要我们分担损失。”该企业高层告诉记者,“事实上,他们的购买合同已经执行完毕了,这是很无理的要求。但是我们还是会缴纳一些钱,以保持‘友好’的关系。”

  浙江某服装加工企业老板楼明良也表示,自己“一件服装的加工费是5美元,将有1美元会返还给卖场。”该人士透露,美国卖场这种做法不仅仅是针对中国产品,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制造商都面临着这一问题。由于中国的制造企业多,所以受到的影响大。

  根据调查,记者得知,几年前,美国卖场就开始有针对供货商的“潜规则”,现在更加普遍。

  卖场亏损嫁祸制造商

  一家遭遇“潜规则”的深圳乐器制造厂负责人表示:“有些时候真的说不清楚,缴纳这些钱真正的原因和用途是什么。”该人士回忆,“几年前,美国卖场还会说,你提供的产品颜色不对等原因,让我们交钱,现在就是直接要求交钱。”

  据近距离接触美国一家老牌卖场的人士透露,“其实卖场最直接的原因是,卖场经营不利,甚至亏损,让供货商来分担损失。”该人士所指的这家美国卖场最近公布的第二季度盈利比去年同期锐减超过50%。

  “美国一个商场的服装柜台向我们采购了2000件外衣,颜色、款式和面料都是他们定的,但是如果实际销量要比他们预期的少,柜台经理为了弥补损失,通常会向供货商收费,来弥补工作的失责。”浙江服装加工企业老板楼明良向记者透露。“中国供货商通常为了赚取下一季度微薄的加工费,不得不忍辱负重地交钱。”

  中国供应商的应对办法通常很被动:“我们现在会在谈价格的阶段留出缴纳费用的空间。”上述乐器制造厂人士称,“只是美国卖场每年的‘胃口’不一样,我们需要缴纳的钱很难预估。”

  内销障碍更大

  虽然供应美国卖场现在成本升高,但是在楼明良看来,还是接国外的订单更加有保障。在楼明良看来,内销麻烦之处在于,“按照中国卖场的‘潜规则’,需要请卖场的人吃饭、送钱、洗桑拿,还不一定能拿回来钱,倒不如美国卖场诚信。”

  作为电器制造商而言,进入国内的渠道代价同样巨大,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家电连锁巨头的发展壮大,零供矛盾几次呈现白热化。有资料显示,大卖场入场费、展位费等名目繁多的收费占到了家电厂商销售额的8%~10%,此外家电厂商的大量资金被搁置在大卖场。

  格兰仕高层向记者表示:“为了减少卖场对制造商的影响,格兰仕已经着手在国内的二三线城市建立自己的专卖店,并试探着在法国设立专卖店。”据了解,格兰仕已在该项目上投资4亿元。

  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黄江明认为,摆在多数制造企业面前的问题是,在自建渠道之前,需要率先打造品牌的知名度,这部分的投入是很庞大的。许多企业想到这一层便放弃了。中国经营报记者:索寒雪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