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重庆时珍阁连锁贱卖无人问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4日 01:59 第一财经日报

  “时珍阁连锁”品牌仅卖1.15万元

  汪言安

  重庆排名第三,三四年前,年销售额就已做到2亿~3亿元的民营时珍阁连锁药店,在花低价拿下重庆万盛区南天门中药厂后,便雄心勃勃地拉开做“副业”的帷幕。但这仅是昙花一现,今天,这家西南地区著名的药品零售企业正在遭遇贱卖的命运。

  “那时是真的羡慕他们的大手笔啊,现在则是暗自庆幸当时没有冲动地盲目投资。”四川省成都市的一家连锁药店负责人在听闻这个消息后唏嘘不已。

  低价拍卖无人问津

  据当地业内人士介绍,时珍阁连锁药店鼎盛时期有400多家连锁门店,2004年就以2.7亿元的销售额位居医药连锁百强第15位,仅次于当地的和平药房和桐君阁医药连锁。而一直以来,重庆市的药品连锁化率位居全国第一。

  就在两年前,以3000万元的低价卖掉花巨资建起来的物流配送中心和总部中心后,时珍阁集团董事长甘奇志当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乐观地声称:“连锁药房仍在做,我们有能力挽救这场危机。”

  两年后,时珍阁连锁药店终于走进拍卖场。据知情人士透露,其因欠债4000余万元,被交通银行重庆市人民路支行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债权。而且之前时珍阁曾报出整体打包30万元的拍卖价,但由于无人接招,只好改为三项标的分开拍卖。

  “让人感到吃惊的是,时珍阁大药房连锁公司87.55%的股权叫价15万元,时珍阁

医院管理有限公司20%的股权叫价10.65万元,均无人举牌问津,而经营了将近10年的‘时珍阁连锁’品牌仅以1.15万元贱卖。”这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另据了解,近两年,四处投资的时珍阁就已经渐露疲态:2005年遭遇银行收紧贷款,上千家供货商一度“逼宫”;旗下的数家直营店也全部出让,目前仅存几十家加盟店。

  第一次拍卖没有成功,时珍阁连锁药店的一位高层在接受采访时坦承,“还要继续寻找下家”,甘奇志则公开表示,“我现在只想多读几本书,思索如何东山再起。”

  药店盲目投资成风

  据知情人士透露,除时珍阁之外,同在重庆市还有几家中小型药品零售企业也正在受到盲目投资所引发的资金链紧张的困扰。而在初始,民营连锁药店争建物流中心、办药厂。

  早在2002年12月,重庆全发连锁药业公司收购了重庆璧山县一家建曲(一种特殊饮片加工)厂,同时还在璧山建了医药物流中心。而另一家连锁药店双叶也买下了南川金佛山的一家药厂。

  “将时珍阁失败的主要原因归结为盲目投资而导致其资金链紧张是有道理的,而且可以肯定地说,这种动辄投资千万上亿元建物流配送中心,或购买药厂的现象在全国的医药连锁行业里并不鲜见,而其中有很多就属于盲目投资。”北京京卫大药房副总经理卢时刚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

  卢时刚的观点与重庆市医药商会会长唐良平的分析一致。“很多民营药房不顾自身资金实力,涉入医药物流、药品制造等领域盲目投资,资金怎能不捉襟见肘?”

  “尽管教训已经开始出现,但是正在建或者准备建的企业还是不在少数。为了不给主营业务的经营带来压力和损害,尤其是那些实力还不够强的中小型医药连锁企业应三思而后行。”卢时刚提醒。

  零售企业都一窝蜂地去建物流中心,而中国当前的医药连锁配送的集中度还没有那么高,花大钱建起来的物流配送中心很少有能充分利用的,由此也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有些企业则相信物流配送中心巨大市场的存在,想通过建立起来的物流中心一方面实现自己企业配送成本的降低,另一方面还能承担起区域性物流配送的第三方业务,靠薄利多销、做大批发量而盈利。而实际上,当前要想实现物流配送资源的整合还很难。“不能创造价值,岂有不亏损进而拖累企业主营业务的道理?”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连锁药店分会会长王锦霞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医药连锁企业受制于行业政策的影响而导致利润下降的现状只是暂时的,药品零售行业更多还是要在经营管理以及专业化的药学服务上多做文章,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