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商业银行创新如何适应中间业务发展的需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1日 12:28 北京联合信息网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

  随着中间业务发展的提速,中间业务的创新能否跟上中间业务的奔跑速度?这是商业银行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有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共开展了约260余个品种的中间业务,但由于中间业务起步较晚,发展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从事的业务范围很窄,金融创新能力差,产品单一,缺乏吸引力。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目前主要集中在支付结算等传统的、附加值较低的中间业务上,许多创新产品技术含量低,易被模仿,缺乏市场竞争力。就商业银行自身而言,在产品创新方面,对客户需求、市场变动的反应不够快,新产品开发效率低,个性化创新的能力还不强;缺乏对市场需求的合理估计,市场竞争力不强,效益性不高;客户细分工作不扎实,导致中间业务产品创新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产品创新缺乏一致性和连贯性,没有统一的产品创新规划。

  考察外资银行中间业务可以发现,中间业务创新是金融创新的主角,正是由于中间业务不断创新的结果,使

商业银行给客户提供了几乎是有求必应的服务。以客户为本的经营理念是中间业务发展的先决条件;产品创新是中间业务发展的重要动力;效益核算是中间业务发展的基本保障。这是外资银行中间业务创新对中资商业银行最大的借鉴。

  能否通过加快中间业务,进而加快转变以批发性信贷业务为主导的传统经营模式,以及以利差收入为主导的传统盈利模式,成功实现转型,对国内商业银行来说,是生死攸关的战略抉择。

  近年来,中资银行在中间业务的创新方面,对交易类业务创新,尤其是衍生产品业务创新方面投入较多,衍生交易业务正在逐渐被中资商业银行所认识、接受和运用。虽然2006年传统的支付结算、

银行卡和代理业务仍居中资商业银行业务量和收入的前三甲,但托管、融资顾问、担保及承诺等中间业务迅速兴起。

  数据表明,2006年中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量增长最快的是托管业务、代理业务和担保承诺业务,增幅分别达256.43%、89.01%和59.74%,中间业务收入增长最快的是托管业务、融资顾问业务和担保承诺业务,增幅分别达311.18%、60.13%和45.19%,均远高于平均水平。虽然与混业经营的外资银行比较,中资银行的中间业务在结构层次和技术含量上的差距尚存,但随着政策之门的打开,中资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上的创新一方面将缩短与外资银行的差距;另一方面,也必将改变目前中资商业银行低水平、同质化的恶性竞争。

  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完善中间业务产品设计流程,引入产品质量检测机制,建立产品持续改进机制,启动并探索业务创新的后续评价机制,健全中间业务创新奖励机制。在商业银行创新过程中,除了外部环境的完善,商业银行加强价格管理和加强人才培养都是必须要做的功课。

  银联信分析:

  中资行创新管理的能力需要提高

  客观上说,目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所面临的许多制约并不是依靠商业银行自身的力量能够解决的,创新受许多政策性的因素制约。但困扰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分业经营态势有加速向混业经营转型的趋势,商业银行不应错过这一发展关键期。

  银行产品创新不仅仅指产品和应用方式的研发,还包括质量和成本控制的新思维以及领先于对手并付诸市场的新商业模式。

  银行创新的前提是以经济效益为出发点针对市场满足客户需求。创新并不仅仅是就某一个存在的问题提供一个解决方案,而是要先去了解市场、了解客户所面对的问题。对于市场和研发部门的工作人员而言,他们的首要工作就是深入了解客户所面对的难题,然后在了解他们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银行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先进技术,提出真正适合客户的解决方案。

  银行经营需要管理,银行创新同样需要管理。创新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关注客户价值以及投资创新、评估创新风险。

  首先,研发部门和市场部门以团队的方式一起面对客户,彼此之间相互协同、共同工作。然后,把客户经理、相关部门人员、研发部门人员召集到一起,召开“头脑风暴”会议上,集思广益,讨论需求、产品、流程和能给银行带来什么样的商机。

  然后,如果讨论的结果是积极而肯定的,需要递交一份项目组建申请报告,交由相应的管理层审核。银行需要有一个由高级管理层人员组成的团队,对类似这样的项目申请报告进行优先执行级别的排定。过程中需要用三个标准去衡量这些项目,首先是项目带来的经济效益,其次是执行这个项目的时间框架,同时还要考虑这个项目会带给我们的风险。对于决策层来说,要做的是在经济效益与风险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并且把所有的研发项目按照时间长短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三类,而每一个项目也会有自己的发展计划,分阶段进行重新评估。这样有计划、分阶段地推进项目的执行,有效地增强了对风险的控制。

  最后,随着项目组的成立,研发人员会开始做一些项目研究的基础搭建工作。按照项目的发展计划,要定期将项目的进展报告递交给之前提到的风险评估小组。小组的成员对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估,以决定项目是应该继续进行还是暂停或终止。

  对于银行的产品创新而言,永远无法百分之百地确定什么产品能够带来未来经济的增长点。比如次级债没有爆发前,它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投资工具。银行所能做的只是找对正确的人和鼓励正确的想法,并且少利用杠杆。

  [本文由北京联合信息网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提供,未经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