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境外媒体和专家学者主张理性看待中国产品质量问题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1日 10:24 中国质量新闻网
境外一些媒体和专家学者最近发表文章,主张客观、理性地看待中国少数产品的质量问题,认为否定“中国制造”不利于西方国家自身的发展。 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表美国前助理国务卿帮办谢淑丽的文章指出,2/3的中国大陆出口商品主要是美日及台资企业生产的,并贴了它们的品牌。作为涉及好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生产线的产品,其“中国制造”的标签应该被理解为“中国完工”。她举例说,一个售价20美元的芭比娃娃的价值只有35美分留在中国大陆。谢淑丽还认为,产品质量问题不应成为搞贸易保护主义的借口。她说,美国与中国息息相关,对中国产品实施全部或部分禁运不仅会在许多国家引起经济混乱,而且也不可能为美国挽回多少就业机会。 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社论称,美国最大玩具商美泰公司宣布召回的1860多万件玩具中,只有43.6万件是因为玩具表面油漆中铅含量超标,其余(超过此次召回玩具总量的97%)全是因为存在磁铁易被儿童吞食隐患,而后者是玩具自身设计上的缺陷,与在哪个国家生产的无关。但政客和报刊头版文章作者全都将目光集中在中国产玩具铅含量超标的问题上。社论指出,如果美国政客们利用产品召回问题作为搞贸易保护主义的借口,这比产品质量问题对美国的危害更大。 针对西方媒体对中国产品质量的负面报道,中国有关部门积极应对,及时澄清事实,并为保障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境外媒体对此也给予了积极评价。法新社报道说,中国发表《中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是中国对食品安全的信誉越来越关注的一个最新迹象。英国《金融时报》认为,任命吴仪副总理为国务院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组长,有助于政府各部门协调行动。路透社指出,中国提高食品安全标准,加上取消出口退税、限制低端制造业等措施,将有利于中国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减轻污染、增加利润,从而实现产业升级的战略目标。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