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我国炼铅业 规模不同现状迥异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7日 13:13 北京联合信息网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
目前我国炼铅业同时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生产工艺: 一是富氧熔池熔炼。其中包括云南驰宏锌锗的艾萨炉,西部矿业的卡尔多炉。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氧气底吹——鼓风炉炼铅工艺生产线则有6条在运行,其中河南豫光2条,河南新凌1条,安徽池州1条,水口山1条,云南祥云1条。尚有6条在建设。上述正在运行中的8条富氧熔池熔炼生产线,年生产能力约为60万吨。 二是烧结机——鼓风炉炼铅工艺。目前运行的有11条生产线,其中豫北铅业2条,岷山铅业1条,豫光金铅1条,万洋冶炼1条,金利铅业1条,东方金铅1条,长明铅厂1条,灵宝志诚1条,株洲1条,尤溪诚明1条。尚有4条在建设。上述11条运行中的生产线,年生产能力约为60万吨。 三是烧结锅——鼓风炉炼铅工艺。目前还在运行的烧结锅至少有600口之多,而且使用烧结锅炼铅工艺的工厂尚在建设的还为数不少。上述600口烧结锅,年生产能力约在100万吨左右。因为此种炼铅设备系国家明令禁止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多数工厂把厂址选择在人烟稀少的偏远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十分隐蔽,确切数据很难统计。 随着近期铅价暴涨,原料争夺战日趋激烈,原料价格涨幅高于精铅涨幅,流动资金占用成倍翻番,行业获利空间被矿山严重挤压,冶炼企业生产效益已成负数,特别是那些正规的大中型企业无不叫苦不迭,生产经营难以为继。而无数仍旧使用烧结锅这种落后生产工艺的炼铅企业,则相对具有大型正规企业望尘莫及的优势。 银联信分析: 目前,我国铅冶炼业,存在一种大企业“尾大不掉”,小企业“船小好调头”的怪现象。那些用落后生产工艺炼铅的小型生产企业,较大型正规企业有着“得天独厚”的生存优势。 一、建设成本 大型正规企业从立项到环评到批准建设,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过程,建设周期少则1年,多则2年。建设资金的投入,其中烧结机需要1亿元,富氧熔池熔炼则需要2亿元左右。建设一个1.2m2鼓风炉、6口烧结锅的小型炼铅厂,则只需投入150万元就够了,并且不经过立项、环评、审批。相同规模产能的固定资产投入,小铅厂只是大企业的1/8。有一个搞建筑工程的老板和一个搞设备制作安装的老板配合在一起,可同时承接五六个小铅厂的施工建设,2年时间曾经建了37座年产1万吨的小铅厂,并且最快的一座工厂建设周期只有50天。 二、原料成本 富氧熔池熔炼因其工艺的特殊性,入炉物料含铅品位要求都比较高。某厂2005、2006两年的平均入炉物料含铅品位为58.5%,辅料配入量为3%-5%,购进原料的含铅品位就必须在60%以上。烧结机炼铅生产线入炉品位一般控制在45%左右,辅料配入量为20%,购进原料的含铅品位就必须在55%以上,而小铅厂多采用低品位战略。入炉结块品位多控制在28%-35%之间,辅料配入量为20%,购进原料的含铅品位控制在35%-44%之间,即可满足工艺要求。按目前的原料市场价格,原料品位相差15个百分点,价格就要相差1200余元。扣减因入炉物料品位降低增加的吨铅生产成本约300元,低品位生产带来的吨铅成本同比可降低800元左右。目前所有大中型铅冶炼企业吨铅成本都高于铅的售价800-1000元不等,而那些小铅厂则仍能生存。 三、治污成本 不管是富氧熔池熔炼还是烧结机生产线,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都占总工程固定资产投入的30%-40%。设备维护和运行费用相当高。特别是尾气治理和污水治理工程,只有设备和运行费用的投入而无收益,而小铅厂则不然,二氧化硫烟气和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直接排入大气和地下。小铅厂产品的成本构成中基本上就少了这一项治污成本。 四、灵活经营 俗话说:“船小好调头”。小炼铅厂的小船可直通上游、钻进“水沟”。我国的铅矿山大部分为私营,小而分散,三两个车的原料对大厂来说不解多少饥渴,采购成本又高,对小厂来说就能吃上10天半个月。有利润就干,觉得无利可图就算。而那些小矿山,产量低、品位低,诚信也是个未知数。大厂对它不屑一顾,它也只好用比较偏低的价格把原料售给小铅厂。这也给小铅厂的生存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五、机动战术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越来越严和老百姓环保意识的越来越高,那些污染严重的小铅厂日子也不好过。但你有政策,我有对策,你的力量大我不能和你正面冲突,我就打游击。无数的小铅厂开始迁往偏远地区,向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转移。那些地方不但人烟稀少,便于隐蔽,而且经济落后,还有当地政府的保护,一个小铅厂老板前后搬了几次厂,一个地方只要能干上2个月,就能收回成本,干上3个月,就有赚头。 六、税赋负担 年产几千吨甚至上万吨的小铅厂,投资几百万元最多上千万元就可生产,多为独资或几个人合资的合伙企业,要么根本没账,要么“财务处”就是兜里装着的一个笔记本。原料购进的上游矿山也为同样性质的私人企业,产品销售的下游用户也不必索要增值税发票。共同逃避国家的税收征管。而小铅厂落户的边远贫穷地区,多采取包税的办法。一个小铅厂一年给地方缴纳三五十万元的税金,对于当地来说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曾经有一个小铅厂老板把工厂从中部迁往西部地区,成了当地的纳税大户,当地政府竟委以小铅厂老板名誉副县长头衔。边远地区对招商引资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由此可见一斑。这也给小铅厂的违法经营提供了生存空间。正规的炼铅企业吨铅税赋都在800-1000元之间,而小铅厂用包税的办法,吨铅税赋只有50-100元。 企业能不能生存,最终体现在有没有利润。正规的大中型企业原料成本、治污成本、税赋成本都比灵活机动的小企业高出许多。正规企业高额的守法成本和小铅厂丰厚的违法利润形成极大的反差。大企业“尾大不掉”,小企业“船小好调头”现象。偷偷摸摸、出没无常而又机动灵活的“游击队”,能打垮队列整齐、正步行进、规规矩矩的“正规军”。这就是目前我国炼铅业的写照。 [本文由北京联合信息网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提供,未经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