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国船舶工业迎来发展的春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30日 16:26  北京联合信息网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

  2007年上半年,我国船舶工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三大造船指标大幅增长,主要经济指标显著提高,船舶出口增长强劲。2007年上半年,全国造船完工量75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3%;其中出口船舶626万载重吨,占造船完工量的83%。在上半年完工的船舶中,以江苏、浙江、山东、福建为代表的地方船舶企业增幅较大,占造船完工总量的比重达到44%。

  新承接船舶订单426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65%,其中出口船舶3913万载重吨,占新承接船舶订单量的92%。手持船舶订单首次超过1亿载重吨大关,达1054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07%,其中出口船舶9200万载重吨,占手持订单总量的87.4%。

  根据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对世界造船总量的统计数据,我国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9%、42%和28%。新承接船舶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均超过日本,位列世界第二。

  一、主要经济指标显著提高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船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17亿元,同比增长48%。完成工业增加值252亿元,同比增长6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7亿元,同比增长54%;实现利润总额64亿元,同比增长151%。实现利润按行业分类,船舶制造企业利润总额为35亿元,同比增长187%;船舶配套设备制造企业利润总额为5亿元,增长40%;船舶修理企业利润总额为24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船舶制造企业对全行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为54.6%。

  二、船舶出口增长强劲

  据海关统计,上半年我国船舶产品出口金额54.9亿美元,同比增长61%,出口船占造船总量的80%以上,创历史最好水平。船舶产品出口到12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出口金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国家和地区74个,新加坡、德国和中国香港仍然是船舶出口的主要市场。船舶进口7.4亿元同比增长202%。

  银联信分析:

  我国船舶工业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一、2007年上半年我国船舶工业运行特点

  (1)新船成交大幅增加,订单呈现批量化和大型化

  上半年,国际新船价格大幅上涨,船东需求旺盛。上海长兴、广州龙穴和青岛海西湾三大造船基地陆续承接订单,据统计,上半年共承接新船订单4262万载重吨,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占世界市场份额比上年同期增加近15个百分点,骨干船舶企业订单已经排至2011年以后。地方造船企业承接新船订单也大幅增加。重组后的中海工业(江苏)公司船舶集团上半年承接新船240万载重吨,扬州大洋造船公司承接249万载重吨,江苏新扬子一次承接16艘9.25万吨散货船订单。

  船舶经营大型化、批量化更加明显。从上半年承接的新船订单平均单船吨位看,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从8.93万吨提高到9.3万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由上年底的平均单船6.5万吨提高到10.8万吨;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广州中船龙穴造船有限公司、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江苏新扬子造船有限公司共承接15艘38.8万吨、30万吨和23万吨矿砂船。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开工建造中国第一艘1万TEU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

  一批自主研发的新船型顺利进入市场。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承接了4艘6600TEU集装箱船;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分别承接4艘6800TEU和4艘5100TEU集装箱船;江苏扬子江船厂有限公司承接了12艘4250TEU集装箱船;浙江欧华造船有限公司承接4艘5300TEU集装箱船。

  (2)骨干企业生产总量大幅增长,生产效率持续提高

  上半年,CSSC和CSIC两大造船集团公司造船完工量386.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9%;承接新船订单226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95%,均创历史新高。

  骨干企业生产效率持续提高,通过采用专业化的造船模式实施批量化建造,不断缩短船台、船坞和码头周期,许多船厂均创造出了建造周期的新纪录。大连重工4250TEU集装箱船水下建造周期40天,已经达到了日韩造船大国的先进水平;沪东中华的17300吨多用途船、文冲的1400TEU集装箱船、外高桥的17.5万吨散货船和澄西船厂的53000吨散货船,从上船台到交船的平均周期分别比上年缩短了68天、57天、35天和31天。江苏扬子江船厂有限公司、口岸船舶工业公司和扬州大洋造船公司通过转换造船模式,缩短了造船周期,上半年造船产量分别增长了44%、145%和105%。

  (3)配套产品稳步发展,制造水平不断提高

  上半年,完成配套产值87亿元,同比增长45%。完成船用低速柴油机和中速柴油机712台/166.4万千瓦。舵机、仪器仪表、螺旋桨、锚绞机、锚链等配套产品产销两旺,许多船舶配套企业加大市场拓展力度,上半年就完成了全年的销售计划。

  配套产品制造水平不断提高。国内功率最大的8K90MC-C柴油机、为VLCC配套的7S80MC柴油机、世界首制6RT-flex50智能型二冲程低速柴油机等均实现完工交付。全部工艺独立完成的首根大型船用柴油机曲轴成功交付,目前手持订单28根,实现了大型船用曲轴批量生产。

  (4)修船总量继续大幅增长

  上半年,由于国际新造船规范、新标准的实施,使改装船舶成为修船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一些修船厂继续批量承接改装船业务,船舶修理行业生产总量持续大幅增长。上半年完成修船产值79亿元,同比增长54.9%;累计完成船舶修理和改装船舶8572艘,船舶修理行业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

  (5)海洋工程成为船舶行业新的增长点

  按照我国的石油发展规划,中国海洋石油开发总公司未来5年需要55座海洋平台,6艘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4个陆地终端,另外还需要海上起重船和用于铺设海底管线的大型铺管船,巨大的国内需求使海洋工程成为船舶工业新的增长点。

  上海外高桥建造的30万吨国内最大型FPSO按期完工交付,并已经从单纯的FPSO船体设计、建造扩大为FPSO的总承包;沪东中华的液化天然气船(LNG)1#码头安装试验进展顺利,试验项目已完成60%,后续船也按计划有序推进;大连船舶重工通过400英尺自升式钻井平台项目的研制开发,突破了一批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建造的关键技术;中远船务承接的GM4000半潜式可移动海洋平台是当今国际海洋工程领域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良好市场前景的产品。

  二、世界船舶工业下半年发展预测

  上半年,国际造船市场延续去年兴旺发展势头,新船价格出现上涨,克拉克松新船价格指数从年初的168上升至6月底的173,上升幅度达3%,其中散货船新船价格更是出现了两位数的上升,船舶价格创出历史新高。

  据英国克拉克松公司统计,上半年全球累计成交新船订单10770万载重吨,船舶完工量3760万载重吨,手持订单40410万载重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8%、8.4%和21%。

  从当前国际造船市场形势看,船东订船积极性还很高。预期下半年世界新船订单还会踊跃成交,全年订单总量有望达到甚至超过去年水平;考虑到市场需求强劲、船位紧缺、造船成本上升以及韩元升值等诸多因素,下半年新船价格还会有所上涨,国际造船市场仍将表现为典型的“卖方市场”。

  三、投资机会提示

  总体看来,在世界造船业持续调整中,欧洲继续萎缩,日本处于守势,韩国已经处于成熟期后期,而中国造船业则处于快速成长阶段。由于良好的造船基础、丰富且素质较高的劳动力、较强的资金实力,使我国成为承接世界造船中心转移的最有希望的国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国际贸易、海洋运输对船舶的需求持续增加。造船业有着庞大的资金需求和完整的产业链,随着造船业将迎来发展的春天,这也将带来高额的利润和投资的机会。

  目前,中国主要船舶企业船舶订单已签订到2010年,个别企业订单签订到2015年,其中,出口船订单占70%,江浙、山东、福建等地方船舶企业出口船订单占90%以上。而自2005年7月外汇制度调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累计达到了9%,并保持升值的趋势,这将不断地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减少利润率,加大经营风险。人民币每升值1个百分点,造船行业将损失人民币约20亿元。目前,中国手持船舶订单中83%为出口船舶,绝大部分都是以美元计价的远期合同。因此如果美元贬值、人民币上值,则船企就会蒙受损失。目前我国船企规避人民币升值手段比较有限,主要通过提高造船首付款比例和使用美元采购船舶制造配件等相对简单方法。银行可以提供利率汇率套期等一系列金融服务,满足客户规避汇率利率风险。

  另外,船价已连续四年持续高位,国际市场船价调整压力越来越大。银行选择客户不应仅看手持定单的数量和金额,同时应该避免在新建造船基地投产初期提供信贷服务。

  而在船舶出口高速增长过程中,我国船舶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强,出口金额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从6家增至9家,主要船舶出口企业有大连新船重工、大连造船重工、沪东中华、广船国际、中机海川、南通中远川崎、江南造船、上海船厂、福建船舶工业等。

  [本文由北京联合信息网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提供,未经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