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微软不是长虹的小股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3日 00:01  财经时报

  王旗

  我父母去年买了一台海尔的29英寸彩电放在卧室,我知道以后,责怪他们不应该买海尔。而更久以前,他们还买过一台长虹电视,我给予的也是一样的抱怨。

  其实,虽然我已经在家电领域“混迹”了几年,但至今除了抱怨以外,仍然无法给家人和朋友推荐出一个理想的国产电视品牌,特别是现在很多朋友都开始买平板电视了,我更是无法给出建议。

  那种印象太根深蒂固了:一间办公室,桌子上放倒几台开了膛的电视,可能是某外资品牌的新产品;有几个技术员,拿着螺丝刀,进行研究工作——这是一位比我在家电圈混迹更久的人,给我描述的场面。他曾经为一个著名的国产彩电品牌服务了很多年。

  当然,今天的中国彩电企业的研发部门应该不是这个样子了。他们对技术、商业模式、资本运作以及国际化的追求,甚至要超过新锐的IT公司。

  但跟那些IT公司不同的是,除了机构和散户在二级市场上买卖他们的股票套利,已经很久没有人愿意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关注这些传统的家电企业了。

  这使得这些天来微软参股四川长虹的事情,有了一些戏剧色彩,有了一些看点。 如公告所说,微软中国公司将以现金认购1500万股四川长虹定向增发的股份,成为后者的战略投资者,双方还将在家庭互联数字娱乐领域进行长期战略合作,并确定了具体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四川长虹这次定向增发,计划最多增发4亿股股份。如果按照封顶的4 亿股计算,微软将在增发后的四川长虹总股本中持股0.65%。0.65%并不是一个传说中的小数字,因为四川长虹现在的第二大股东,仅仅持有其630多万股股份,占0.34%。

  也就是说,在四川长虹还没有找到下一个战略投资者的时候,微软足以成为其第二大股东了。

  这足以显现出双方对彼此的期待。实际上,有时候并不能只依靠一次交易中股权的买卖数量来判断双方的诚意。微软和长虹接触、观察、非实质性合作了好几年, 才有了这样一次真正的涉及股权层面的合作,这说明他们彼此的需求和信赖,到达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长虹几十年的发展史上,这是第一次和外资的直接资本合作。

  微软参股长虹,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实际操作上的意义,一是象征性的意义。

  对实际操作来说,双方合作的重点项目,即数字多媒体家庭娱乐领域,不仅仅是微软和长虹,而是几乎所有电子终端及软硬件服务商们去争抢的新市场,双方一定会在此项目上竭尽全力。

  象征意义则是说,传统家电制造公司,终于可以得到新的资本力量的认可了 ,当然前提是它已经做好了准备。

  其实很多企业都在做准备,这些传统的彩电企业正在努力转型为IT公司、 数码产品公司甚至内容提供商。支撑他们转型的是多年前就被广为普及的“3C”(即计算机、通讯和家电)融合概念 .而现在,这个融合阵营中又多了一个“内容”,被升级为“4C”。

  长虹显然走得更快一些,在几年前新帅赵勇上任时,就不想按照传统彩电厂商的玩法出牌了。 这几年中,长虹做了很多之前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涉足IT分销,加盟国内的无线互联标准组织闪联,和中国移动建立战略联盟等,这些事情,短期内不能带来营收,却搭建起一个摆脱传统彩电制造商,通往4C产品供应商的框架。

  我们完全可以假设,微软这次认购的1500万股只是一个开始。

  看来,那个过去更多停留在概念层面的数字技术融合时代,真的要来了。没有准备好的家电公司,也许将面对比核心器件不在掌握更严酷的考验。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