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医药行业亏损大面积增加 产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31日 13:31 北京联合信息网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

  工业生产和商业销售增幅下降,效益下降,工业企业销售利润率从2003年的9.4%逐年下跌至去年的7.98%;企业亏损面超过22%,亏损额达44.63亿元,同比增长27.62%;药品在医院终端的销售增幅创近十年新低……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的一份统计显示,在利润下降的行列中,既有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等本土企业,也有跨国药企;既有大企业,也有中小企业;既有化学药企业,也有中药企业。不论内外资,不论规模大小,绝大部分企业这一两年的日子都不好过,有的已陷入生存困境。

  银联信分析:

  一、行业运行状况

  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持续20多年来的效益型高增长(利润增长>收入增长)态势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正进入“平稳增长期,成本不断上升,效益水平不断下降”阶段。

  2006年医药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536.9亿元,同比增长18.43%。全年累计实现工业销售产值5267.82亿元,增长19.41%。全年医药工业平均产销率为95.14%,比2005年同期高0.78个百分点,处于历史的较高水平。除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行业产销率同期分别下降1.8个百分点外,其他分行业的产销率均好于2005年。虽然医药产业经济效益增速回升,但形势仍然严峻。2006年实现利润总额413亿元,同比增长11.1%,处于历史低位。累计亏损企业1368家,行业亏损面为22.62%;累计亏损额44.63亿元,同比增长27.37%。

  二、医药行业利润大面积下降的原因分析

  综合近几年制药企业的发展情况来看,我们认为医药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是作为行业利润贡献最大的两个领域--化学药品制剂和中成药两个领域效益增幅大幅下滑。由于上游成本持续高位和运营费用的上升,一些企业为应对各项医药政策出台实施所带来的冲击,选择以产定销的经营策略,规避市场风险。但整体医药工业的毛利水平已从2002年的37%下降至2006年的30%,持续处于下降趋势。

  二是国内制药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同质化竞争加剧。目前,国内制药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尽管我国实行了强制GMP认证,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有很多企业不具备市场经营的能力,也不具备药品研发的能力,只是大量地通过低价包销的方式,把自己沦为一个简单的药品加工厂,靠低价来冲击市场。说白了,现在制药企业大部分都已经沦为药品加工企业,所以只能享受到微薄的加工利润。这种趋势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了。目前很多制药企业为了规避市场经营风险,纷纷选择产品外包或者大包的模式,企业只管埋头生产。而大部分这种靠加工赚取利润的企业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产能扩充,从而更进一步的导致同品种生产企业数量的增加,市场同质化引发价格战,加剧无序恶性竞争,进一步压缩行业盈利空间。

  三是药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2006年连续发生了"齐二药"假药案、安徽华源"欣弗"劣药案、鱼腥草等7个中药注射液因不良反应被暂停使用和审批事件,最近又出现广东佰易药业的血液制品事件。

  四是国际市场贸易摩擦与争端增加。为了抢占国际市场份额,一些企业采取 “以外养内”的策略,将价格战打到国际市场,利用我国低廉的生产和人力成本优势,竞相压价。大量低价产品涌入国际市场,引发了一系列反倾销、反垄断诉讼。

  三、医药行业发展前景

  虽然今年国内医药市场药品降价、成本费用压力仍然存在,但拉动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仍未改变,药品终端市场依然旺盛,医药行业的发展将继续呈现较好的增长态势。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将趋于规模化、集约化。步入21世纪,全球医药市场已经进入了集团军作战的新时期,国际上跨国制药企业凭借产品、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的输出和有效的兼并联合,实现低成本的商品扩张和资本扩张战略。中国医药企业要面对国外跨国公司的挑战,发展规模化、集体化经营,加快有效的兼并、联合、建立联盟,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和潮流。

  四、医药行业信贷安全提示

  2006年以来,医药行业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这将从根本上改变医药产业格局。去年9月初,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医药行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该意见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并有望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同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成立了由11个有关部委组成的医疗体制改革协调小组,负责制定我国医改的新方案。因此,医药行业的内外部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具有品牌、研发、市场比较优势的上市公司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优势企业发展潜力大。

  1、具备现代医药生物技术的企业。据2006年9月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医药行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现代医药生物技术被列为“十一五”医药行业发展的六大主要任务之一。在行业长期景气的预期下,生物医药领域内创新能力较强的医药企业,将会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如华兰生物通化东宝天坛生物、东阿阿胶等拥有生物制药储备项目的公司。

  据公开资料显示,华兰生物已拥有国家正式生产文号的产品有人血白蛋白等8个品种27种规格。其中,25%规格的人血白蛋白为国内首家生产,静注丙球在国内首家采用双重病毒灭活工艺。华兰生物的主导产品人血白蛋白市场份额约10%,免疫蛋白市场份额约20%~30%,目前生产规模在亚洲最大,且具显著的规模成本和品种优势。而通化东宝的基因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也在加快其产能扩展,公司预计在今年的扩张达产后,其基因重组人胰岛素冻干粉的生产能力将达到年产3000公斤。此外,天坛生物、东阿阿胶等也分别拥有多项疫苗产品储备。

  2、在OTC市场经过长期市场积淀的优势企业。如同仁堂云南白药等将受惠于《指导意见》中继续推进我国中药现代化、天然药物发展,以及未来“医药分家”改革实施等难得机遇。预计未来OTC市场将保持14%-15%的增速,因此,在OTC市场经过长期市场积淀的医药企业竞争优势明显。

  3、具有优势品种、研发能力和强大的销售渠道的制药企业。随着今后反商业贿赂将成为长效政策、通用名制度的恢复使用,将进一步挤压处方药市场泡沫,因此,具有优势品种、研发能力和强大的销售渠道的制药企业,如恒瑞医药等将在处方药市场处于更加强势的地位。

  [本文由北京联合信息网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提供,未经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