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遭遇成本压力乳企忌言涨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30日 03:33  第一财经日报

  伍静妍

  “进口奶粉涨价近30%,牧草、玉米饲料价格上升近40%,液态奶成本压力已经令企业不胜负荷。”昨日,广州召开的第六届中国(广州)国际乳品工业展会上,众多乳品企业大吐苦水,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却又无人敢先言涨价。

  “这是一个全球性的增长,进口奶粉价格从2.1万元/吨升到目前的2.7万元/吨,价格上涨了近30%。原来每吨还原奶成本约3000元,按最新的进口奶粉价格,每吨成本要提高1000元。”中国奶协常务理事、广东奶业协会副会长王丁棉称,由于国内乳品企业去年底就预感到进口奶粉的涨价趋势,提前预订了较大批量,因此进口奶粉成本的增长,预计会在今年第二季度才开始明显显现。

  奶牛饲料价格,也达到多年来的最高涨幅。广州市华美牛奶公司畜牧师黄恒新称,最近从北方运来的苜蓿草,从1200元/吨升到1600元/吨,而玉米也从1300元/吨提高到1600元/吨。

  “广东、上海乳品企业已经纷纷向协会反映,近期被成本压得喘不过气,但个个都不敢率先挑起涨价大旗。”王丁棉称,“目前伊利、蒙牛、光明三家全国性乳品巨头,已经占据市场约65%的份额。地方品牌由于行业成本增加,始终不敢轻言终端提价,最主要是怕几大巨头借机大肆抢占地盘。”

  地方品牌利润已经接近零点边缘,终端不敢动,成本消化只有一条路——上游奶牛养殖业。熟悉乳品生产链的知情人士称,为了压低奶农的牛奶收购价,有部分乳品加工企业借检测之名,提供不实数据,以二级价格购买一级牛奶,从而减少在原奶上的成本投入。

  “中国奶业利润分配处于塔尖的是奶牛养殖,占利润不到10%,塔中部的是乳品加工,占利润25%,接近金字塔底层的是设备与包装供应商,他们拿走利润的30%,而牛奶经销商利益最多,占利润的35%。”对于这种向奶农转嫁成本的手段,王丁棉表示无奈,“此前,国内某地发生奶农倒奶事件,就是奶农利益受损的突出表现。”

  广东省奶业协会会长、广州市奶牛研究所有限公司总经理关伟昆称,目前牛奶收购标准尚不完善,因此奶协和政府有关部门急需着力开展牛奶收购标准的研究,推动优质奶源的收购价更趋合理。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