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以第一之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9日 02:52 第一财经日报

  梁冰

  自纽约世界贸易大楼倒塌,世界第一高楼的争夺战再次此起彼伏。曾经显赫一时的吉隆坡双子楼转眼成云烟往事,来自中国台湾的台北101大厦迅速立于世界建筑之巅。2008年这一称号,又将被设计高度为700米的“迪拜塔”取代。

  在中国,这一代谢速度更快。筹建10年、饱受争议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正以平均每4天建好一层的“浦东速度”已将近在咫尺的上海金茂大厦挤下第一的宝座。银泰中心虽然目前是北京城第一高楼,但到2008年它将立即变成“老三”,高约260米的财富中心将于2007年完工,高约300米的国贸三期拟于2008年完工,后两者的高度都将超过银泰中心。正因为此,世界排名前10位的摩天高楼中,亚洲占6幢,而中国内地及港台地区就占了4幢。仅上海滩,超过18层高的大楼就有4000幢,在2010年前还要建成1000幢,而在纽约这个数字也不过就是1000幢。上海的摩天大楼不但超过了纽约,而且比整个美国东海岸的大厦加起来还要多。

  资金黑洞

  对“

第一高楼”名号的追逐,往往导致投资者不得不付出比预期更多的资本。比如日本森大厦株式会社在上海第一高楼中付出了每米10亿日元的代价。该高楼设计高度从466米增加到492米,整栋大楼造价也从750亿日元飙升至1050亿日元。

  很多专家甚至将摩天大楼誉为“资本黑洞”。纽约世贸中心从1966年开工建到1973年完工,历时7年,耗资15亿美元;上海金茂大厦共耗资人民币50亿元,建造投资差不多是每平方米2万元;前世界第一高楼——佩重纳斯大厦共花去马来西亚政府近90亿林吉特(1美元兑3.06林吉特)。土建、土地等前期投资虽然庞大,仍然可以预见,摩天大楼最可怕的却是后期经营管理,虽然有专家测算高层建筑的建造投资和管理投资比大体是1:3,也就是说,维护费用是建造投资的3倍,但更多的人把它看作无底洞。也正因为如此,东南亚金融风暴爆发后,有批评家指出,佩重纳斯大厦奠基之日,正是马来西亚金融危机酝酿之时。

  科技与安全

  摩天大楼的不断增高,也带来了科技的挑战。为增加高度,之前传统的建筑结构被钢结构取代,但随之而来,摩天大楼对地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些深达50米的地基被灌注水泥,这极大破坏了自然环境。

  几幢超高建筑之间产生的气旋也不得不慎重考虑。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与金茂大厦相隔不远,理论上有一个极限值,如果超过这个极限值,风力产生的气旋将对两幢楼产生威胁。现代高层建筑的外部一般都整齐划一,不讲究错落有致,加上大都采用反光玻璃或反光建材作外部装饰,极易形成光污染。还有,这些建筑虽然有较先进的通风及温控设施,但毕竟是全封闭式环境,同时也是电脑、通讯设备、空调、

打印机等各种办公用具集中的地方,往往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空气污染和辐射污染。

  还有必须提醒的是,2000年5月12日,台湾汐止科技园一栋26层

写字楼发生火灾,狂烧43个小时,损失6.7亿新台币。从技术角度看,超过300米的超高层建筑,可能容纳数万人,若发生事故,人员疏散极其困难。1993年,在纽约世贸中心爆炸事件中,近1万人花了9小时才将楼内办公的10万人营救出来。“9·11”恐怖袭击,短短几十分钟就夺去近3000人的生命,是美伊战争伤亡人数的好几十倍。安全问题,也是摩天大楼带来的焦点问题之一。

  不能否认,中国目前遍布各地的“第一高楼”,“攀比心理”、“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因素充斥中,如果只以好胜心为出发点,所谓的“第一高楼”难免变成“城市伤疤”。摩天大楼是工业社会的产物,代表20世纪的建筑成就。但也应立足实情,量力而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