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中国钟表业:制造高地VS品牌洼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8日 02:17 第一财经日报

  占据世界钟表产量10%的瑞士品牌,获得了70%的利润;拥有80%产量的中国,却只获得10%的利润

  骆乐

  “巴塞尔展”闭幕已一个多月了,深圳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飞亚达”)副总经理郝惠文的思绪还萦绕在那里。

  上个月中旬,被视为全球奢侈品市场年度风向标的第35届巴塞尔世界钟表珠宝博览会,在瑞士巴塞尔举行。参展回来的飞亚达员工告诉郝惠文一个细节:他们觉得展会上劳力士的木制标志平平无奇,细看才知道,标志竟然是用1万多块同样大小的木块粘贴而成!“这对我们的技术人员触动很大。”郝惠文说。

  同样受到触动的还有郝惠文的同事徐东升。作为飞亚达的董事总经理,他一直梦想能在巴塞尔展的一号展厅里竖立飞亚达的大标志。然而,这个梦想离飞亚达乃至整个中国钟表企业都尚存距离,尽管目前中国的钟表产量占到世界的八成以上。

  量价倒挂的中国钟表

  上述事实多少显示了中国钟表业的现状。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选取国内100家商场统计的数据,从销售量来看,近年来国产表占到了80%的市场份额;但从销售额上看,国外品牌反而占到了总额的七八成左右。

  是售价的巨大差距导致了销售额的悬殊。当前国产表的零售价一般在300~1500元之间,高价位基本上是国外品牌的天下。比如,劳力士、欧米茄、雷达、帝舵的售价,都在10000~80000元之间,浪琴在5000~10000元之间,天梭和梅花在2000~5000元之间。

  统计数据还显示,高档品牌的进口手表在内地的销售量不断上升。尤其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越来越多的国外品牌,正在让中国钟表大销大产的生产模式举步维艰。

  深圳市汇集了中国钟表行业80%的产能,该市钟表行业协会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生产的钟表等效采用国际标准,在实物质量水平上,与瑞士、日本的同类产品基本一致,材质和加工精细度也不相上下,几乎可以说是同质同源。唯一拉开差距的就是品牌和知名度,但就因为这个差距,国产产品就没有足够的利润空间。

  深圳市钟表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在世界钟表市场上,瑞士品牌只占据了10%的产量,就获得了70%的利润;而拥有80%产量的中国,却只获得10%的利润。

  对此,郝惠文说,消费品的盈利曲线是一个“U”形结构,获得高附加值的是从事品牌、设计和营销的企业,处在“U”的两端;制造则是附加值最低的部分,处在整个曲线的谷底,是个“洼地”。中国的钟表业要想获得高额利润,就必须走出这个“洼地”,努力向产业链的两端延伸。

  生存环境决定的短视行为?

  作为世界最大的手表生产基地和钟表外观件生产基地,深圳拥有大量的中小钟表企业。对于这些普遍存在品牌缺失问题的企业,深圳市钟表行业协会秘书长朱舜华感慨:“生存环境决定了他们的短视行为。”

  朱舜华认为,首先,目前中国整体偏低的市场环境使得企业主的观念狭隘,周围的竞争对手都在走低端路线,他们自然而然地跟进,没有敢于创新的思想和意识。

  其次,品牌的打造需要充裕的资金,“饭都吃不饱,谈何穿衣服”,现实中许多企业的资金都要忙于维持正常运转,很难说有多余资金用于打造品牌。而且,品牌积累是个长期的过程,短期资金的投入是无法看到回报的,这对于那些还挣扎在生存线上的企业来说,也确实勉为其难。

  最后,朱舜华强调了人才的缺失。他说,品牌是需要内涵的,不是说简单地靠打个广告提升知名度就可以做起来。目前我国钟表业界虽然拥有大量的制造工人,但从事品牌方面如设计、研发、推广等的专业人员却相当缺乏。这些人员需要企业长期培养,但许多企业因担心“为人作嫁”而放弃了努力。

  打造中国钟表品牌之路

  朱舜华认为,瑞士的钟表品牌和技术已经过了几百年的积累,我们大规模地参与世界钟表制造毕竟只有20年左右,要成就世界名牌尚需时日。

  但这不能构成“不要品牌”的理由,朱舜华说:“品牌不等于名牌,低端市场一样可以做品牌,低端市场一样需要品牌。”

  朱舜华说,中国的钟表业需要根据自己的已有优势,如广泛的国内市场、低廉的成本等,瞄准自己的目标群体,以此打造属于中国的钟表品牌,“我们不能盲目自大,以卵击石。”

  他还认为,必须改善中国钟表业的市场环境,“我们的政府和行业协会正在努力做这方面的事情,尽量避免许多中小企业恶性竞争的局面。不能动不动就打折,为了短期的利润就放弃对于品牌的追求。”

  作为国内钟表行业龙头,飞亚达一直以来坚持走自有品牌之路,已经成为国家认定的“著名品牌”之一。郝惠文认为,创新是国内品牌所必须坚持的。据其介绍,在国际品牌林立的竞争环境中,飞亚达一直坚持在研发和设计方面的创新,力图形成差异化竞争,区别于瑞士品牌对于手表“高级

奢侈品”的定义。

  对于好的创意,飞亚达都努力予以支持并已取得相当的成绩,最近的“航天表”和“金佛表”,就为他们赚回了不少的名声和收益。

  郝惠文表示,目前国内钟表业直接去打造品牌同国际巨头竞争还有难度,“我们首先需要做强做大”,只有具备了相当的实力,中国的钟表业才能去建设大的国际品牌。插图/苏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