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第三期中欧航空安全管理硕士毕业(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4日 11:13 中国民航新闻信息网

  

第三期中欧航空安全管理硕士毕业(图)

  

第三期中欧航空安全管理硕士毕业(图)

  本网讯:5月23日上午,由中国民航大学与法国国立民航大学、法国航空工业大学联合举办的中欧航空安全管理硕士研究生班第三期毕业典礼在天津举行。来自中国民航飞行运行管理、机务维修管理以及教育培训等岗位的60位专业骨干,获得了由法国国立民航大学和法国航空工程大学联合授予的“航空安全管理”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中国民航总局副局长杨国庆出席毕业典礼并讲话。他指出,“航空安全管理硕士”项目是中国和欧盟及空客在航空教育领域共同努力的结晶,已经成为中欧双方公认的合作典范。杨国庆希望中国民航大学与法国国立民航大学、法国航空工业大学、法国国立航空航天大学和法国国立机械与航空技术大学等院校长期开展合作,在继续举办“航空安全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同时,不断拓展合作领域。通过中欧的合作,培养出更多的能够支撑中国民航建设新一代

航空运输系统的优秀人才。

  中国民航大学校长吴桐水表示,随着空客A320总装线落户天津并正式启动,以及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中法两国在科技、教育、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也为中欧双方在航空领域的合作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

  作为中欧民用航空交流项目之一,中欧各方于2000年正式启动了航空安全管理硕士项目,得到了中国民航总局、教育部、

商务部、中航一集团、中航二集团、欧盟委员会、欧洲宇航工业联合会、法国航空航天大学校集团、空中客车公司等国内外机构与航空企业的大力支持。

  中国民航目前正处于持续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对航空安全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据有关负责人介绍,这种方式的学位教育,将有效缓解我国目前对航空安全管理人才的强烈需求,在中国民航安全规则、技术支持服务等领域意义深远,对我国航空安全的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

  中欧航空安全管理硕士项目包括“适航管理”、“飞行运行”和“航空维修”三个研究方向。由于成效卓著,该项目日益受到民航业内人士的欢迎,现已成功举办3期,已毕业和在读的共有220名学员。据统计,首期毕业学员47人,第二期毕业学员为48人,第三期毕业学员达到60人,现第四期在读学员为65人,毕业人数和参加人数频创新高。

  民航总局人事科教司司长宇仁禄、副司长任英利,天津市教委副主任王泓,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副总裁恩格尔先生以及法国民航局、法国驻华使馆、法国航空航天大学校集团、中外企业界等国内外机构与航空企业的领导和嘉宾出席了毕业典礼。当天下午,空中客车公司还在中国民航大学举办了中欧航空安全管理硕士研究生首届联谊会。

  相关链接:

  中法双方合作开展“航空安全管理”硕士学位教育始于1998年10月。当时,中国和欧盟于1998年10月29日在北京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欧洲联盟在航空与通信领域的工业合作谅解备忘录》,并在此备忘录基础上,确立了“中国—欧盟民用航空合作项目”。后在此项目下,签署了中国民航大学与法国国立民航大学、法国航空工程大学共同培养“航空安全管理”专业硕士的协议。

  根据合作协议,该班采用法国国立民航大学和法国航空工程大学的教材及教学方法,课程分别由法方教师和中国民航大学教师承担,全部采用通用的国际航空语言授课,教师分别来自中国、法国航空院校、欧洲知名航空工业界以及其他欧洲权威的适航机构。上课方式分为预科学习阶段、学位课学习阶段和实习、论文撰写阶段。

  中国和欧盟高度重视“航空安全管理”硕士研究生班,通过高层互访、工作小组讨论、定期召开会议、合作双方专家和教师相互交流等方式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中国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曾亲自为学员授课,来自航空企业、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的专家给学员讲授民航的最新动态、适航规章等,欧方专家定期来校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和考核结果评估。(文/朱瑞新,摄/庞杰)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