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青海机场:高原雄鹰借东风远航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4日 10:46 中国民航新闻信息网

  2002年至2006年,是青海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时期,伴随着国家民航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青海民航事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其间经历了西宁空管站从民航青海省局分离、机场属地化改革和陕、宁、青三省区机场联合重组等重大历程,但是也正是在这短短的五年时间,机场发展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飞跃。

  改革篇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民航体制改革力度最大的五年。2003年以前青海机场公司的名称是“中国民用航空青海省管理局”,是中央驻青海单位,既有政府的职能,也有企业的职能,2002年11月,西宁空管站从民航青海省局划出,成立“中国民用航空西宁空中交通管理站”。2003年,当时的民航青海省管理局作为全国民航属地化改革的三个试点单位之一,于6月19日正式移交青海省人民政府,成立“青海省机场有限责任公司”,成为青海省政府直属的十八家大中型企业之一,标志着青海机场发展由政企不分到企业化管理的角色转变。

  长期以来青海民航由于受当地经济条件的制约,发展缓慢,刚刚成立不久的青海机场公司经营规模有限,机场经营管理既要注重经济效益,又要兼顾公益性、社会性、基础性设施等特征,在一定时期难以实现盈利。地方政府接管机场后,对青海机场发展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但由于受地方经济发展落后等因素的制约,机场经营管理仍有诸多困难。与此同时,航空公司的改革也进入了关键时期,航空公司之间兼并、重组一时间蔚然成风,紧接着机场重组也渐渐开始。青海机场公司要想在这种形势下获得新生只有借助外力的作用,陕西、宁夏、青海三省区机场以前直属民航西北管理局,在所处地域、行业文化和市场处境方面都具有相近的特性,要想发展只有联合,要想做强就必须做大,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三省区机场战略联盟的构想,这一构想很快得到民航总局、西北地区管理局和三地政府的理解与支持。2006年3月28日,陕、青机场继陕、宁机场重组之后成功实现联合,成为陕西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7月24日,西部机场集团正式挂牌。至此,“西部机场集团青海有限公司”翻开了集团化发展的新篇章。

  发展篇

  青海机场事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青海省经济社会所取得的成就,得益于民航改革。

  2001年底青海省民航旅客吞吐仅为的29万人次,2006年却达到76万人次,比2001年翻了近三倍,这意味着青海省民航输业实现了跨跃式的发展,特别是去年与陕西机场联合重组后,随着

青藏铁路开通后,客货增幅达到了40%,这种增长速度在民航业内也是少见的,有人形象地称青海机场的发展是“井喷式”的发展。

  近年来,青海省全力打造“国际环青海湖自行车赛”、“郁金香节”、“国际藏毯节”、和“三江源国际摄影节”等国际品牌,每年一届的“中国青海结构调整暨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国内外客商云集青海,投资贸易额逐年高幅攀升,旅游业增势强劲。这些积极因素为青海

航空运输业的发展送来了东风,西部机场集团青海机场公司步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随着青藏铁路的通车,西宁作为铁路的起点,在青藏旅游、经济圈的作用十分明显,青海以她壮美的自然景观、淳朴的风土人情和丰富的宝藏,越来越成为外地和海外客商旅游和投资的热土。去年,西部机场集团和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先后在西宁举办航空市场推介会,各大航空公司把目光投向了正在飞速发展的青海航空市场,在今年夏秋航班计划中,多家航空公司继续在西宁机场设立飞行过夜基地,周航班高峰总量有望突破160班,青海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可达90万人次。

  建设篇

  机场建设是机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有人称当前的机场建设是未来机场竞争的先决条件。青海机场建设近年来硕果累累,2003年底,格尔木机场改扩建工程竣工,2005年11月16日,西宁机场新候机楼正式启用。

  2006年3月28日,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出席了陕西、青海两省机场联合重组仪式,并就青海的机场发展建设与青海省政府签署了会议纪要。2006年7月30日-8月2日,杨元元局长又率总局工作组在中共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宋秀岩、副省长马建堂陪同下,实地考察了玉树三江源机场的场址-上巴塘,对该机场的建设工作做了重要指示,8月3日青海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民航总局就西宁机场二期建设等问题在西宁进行会谈,青海省长宋秀岩与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签署《关于青海机场建设有关问题的会谈纪要》。玉树机场和西宁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分别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建成使用,民航总局对两个机场建设承诺50%的资金支持,青海机场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2007年1月29日,新建玉树机场的申请立项获得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批复,总投资4.8亿元。新建玉树机场为国内支线机场,场址位于青海省玉树州结古镇以南18公里处上巴塘。机场计设规模按满足空客A319、波音737等高原性能较好的C类飞机起降要求,航站区可满足2015年旅客吞吐量8万人次的目标。5月16日将举行玉树机场建设奠基仪式并开始动工建设,2009年8月玉树三江源机场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西宁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建设正在进入预可研报告的编制上报和工程各项前期的准备工作,力争今年年内立项,预计总投资可达19亿元。目前,西宁机场国际联检厅己经建成,很快将通过国家验收,届时,西宁机场口岸将正式对外开放,为开通地区和国际航线打好了基础。

   和谐篇

  西部机场集团青海机场公司把构建和谐企业当作自己的社会责任来认真履行。

  和谐需要有安全的保证。安全是机场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前提,为旅客提供安全保障,是机场赢得客户信赖最有效的途径,是机场企业产生效益的重要保证。西部机场集团青海机场公司始终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贯穿到各项工作当中,严格管理,从1956年民航西宁站建站起,50年来出色地确保了飞行安全和空防安全,去年,西宁机场通过民航总局航空保安审计,提高了机场安全保障水准。

  和谐需要有优质的服务。50年前,周总理对民航工作题词“保证安全第一、争取飞行正常、改善服务工作”。机场作为青海省窗口单位,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青海的形象,服务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境界,机场工作要在服务当地经济的同时,努力创建精神文明,为客户创造满意。多年来,青海机场公司在加大服务设施的投资、加强服务人员的教育培训、细化服务流程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力的保证了青海省重大节会活动的接待任务和日常旅客服务工作,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和谐需要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在当今社会,企业文化己经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成为衡量企业品质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方面,体现着企业使命的最高境界。优秀的文化可以成就企业,西部机场集团从多年的发展变革中精心提炼了“两谋”原则的企业宗旨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五个统一”方针,企业发展目标、工作思路、核心价值观、员工忠诚企业“五点要求”、集团化管理原则、辅业公司管理原则、支线机场发展原则、机场建设原则、安全工作“六点认识”以及“和合天地”企业标识等一系列符合西部机场集团发展的企业文化内容相继产生,成为西部机场集团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企业品格。去年,西部机场集团在下辖的三省区机场范围内扎实开展忠诚企业教育活动,“爱岗敬业”、“尽心尽力”、“高效优质”成为员工回报企业的自觉行为。

  今年是西部机场集团的“企业文化宣贯年”,青海机场公司在企业文化深厚内蕴所产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感召下,建设和谐企业,倡导和谐新风,为构建“和谐青海”迈出了新的步伐。同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西部机场集团青海机场有限公司在集团化发展的道路上,将承载着540万青海各族人民飞翔的希望远航。(徐君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