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新攻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2日 02:13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姜雷

  或许,对于经历了“并购风波”的卡特彼勒来说,日趋本土化、多层次的投资模式才是其立足中国的根本

  5月9日,农历三月廿三,宜动土、开市。选择这样一个黄道吉日举办新生产基地的启动仪式,对于进入中国市场30多年的美国卡特彼勒公司(下称“卡特彼勒”)来说,颇有些暗合天时的味道。

  新基地位于无锡新区的工业区,这也是卡特彼勒在华成立的第14家合资及独资公司,更是卡特彼勒在华以“绿地投资”模式设立的第一家独资企业。两个月后,位于苏州的又一家生产基地也将破土动工。同样,这也是由卡特彼勒独立投资和经营。

  不难看出,在经历了去年那场“恶意并购”的风波之后,这家世界上最大的机械设备生产商正在调整自己在华的投资策略。

  转变模式

  卡特彼勒副总裁Chris Schena将无锡基地的投资和建设形象地比喻为“绿地计划”。他介绍,卡特彼勒在中国的战略是多层面的,并不仅仅局限于并购,建立独资企业对于卡特彼勒在中国完善商业模式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当然,有了合适的机会,我们也会同合资伙伴扩大合资规模或者寻求并购的机会。”

  Chris Schena表示,正是得益于无锡市政府、江苏省政府的支持配合,再加上无锡提供的基础建设条件以及可用地面积等方面因素,使得卡特彼勒坚定决心在此落户。不难看出,卡特彼勒的绿地投资计划进行得很顺畅。

  但Chris Schena并不认为这意味着卡特彼勒将改变在华的投资方式。“并购、合资、独资都将成为卡特彼勒在华的投资手段。”事实上,卡特彼勒在华的投资策略已经悄悄地发生了转变。2003年,卡特彼勒宣布要在中国投资100亿美元,建立全球的竞争性生产基地。之后,就陆续传出卡特彼勒并购中国本土骨干企业的消息。

  2006年,一份卡特彼勒并购名单被媒体曝光。其中,广西柳工、河北宣工等国内大型企业都是其狩猎目标。当年3月,卡特彼勒总裁乐文礼在接受《财经时报》专访时还表示:在这样一个拥有100多家企业的市场中,采用并购的模式也是最符合双方最佳利益的。

  但随着监管部门对于机械等基础行业外资并购规定的出台,卡特彼勒也在降低并购的调子。

  不断降调的背后,是卡特彼勒对高调策略的反省。数年来,其在华并购获得成功的只有山东机械工程公司一家,却因此被媒体贴上了“恶意并购”的标签。“什么样的环境,我们就采取什么样的投资方式”。Chris Schena的观点或许更能表达卡特彼勒管理层当下的心态。

  “相比之下,这种直接的绿地投资,不仅能够给地方政府带来税收,还能解决就业问题和避免并购而引发的整合困境以及政策限制、道德问责等风险。”李肃表示。

  产业链健全

  在无锡新区的工业园区中,占地19公顷的卡特彼勒基地黄黑标志显得十分显眼。这个基地将成为其独资公司——卡特彼勒(中国)机械零部件有限公司(下称“CCMC”) 的所在。

  这也是卡特彼勒首次将机械装备的零部件生产企业放置在中国。今后,CCMC生产的一系列零部件将专门用于卡特彼勒的整机设备。按照卡特彼勒的规划,今后数年内要加大投资,使之成为亚洲最大的零部件生产基地。

  虽然不愿意透露具体的投资额度。但CCMC将成为卡特彼勒完善在华商业模式的重要步骤。CCMC的建成将使得卡特彼勒在徐州以及即将投产的苏州两个整机基地可以获得更为低廉优质的配件,同时也便于卡特彼勒向其在亚洲和其他地区的生产厂家出口零部件。

  Chris Schena告诉《财经时报》,从上游的整机组装到下游的零部件生产,以及物流中心、培训中心的完善,卡特彼勒在华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

  “但我们不仅仅希望把中国作为廉价的制造中心,我们的竞争对手在中国都有投资和业务,所以我们要来。”卡特彼勒亚洲总裁瑞拉文表示。

  市场诱惑

  正如瑞拉文所言,仅仅希望通过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采购降低成本并不是卡特彼勒“中国攻略”的全部意图,占领更多中国市场,不断扩大销售份额,才是对卡特彼勒的最大诱惑力。

  卡特彼勒2005年的销售收入为363.39亿美元,其2004年制定的2010年战略目标和2020年远景规划里,卡特彼勒的销售收入目标分别达到500亿美元和1000亿美元。瑞拉文透露,中国就是这为数不多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今天是我们亚太地区的中心,而明天则将是我们全球的中心。”

  卡特彼勒亚太区在2005年的销售尽管获得了17%的增长,但在拉美地区也获得了31%的增长,在北美是24%的增长,其他地区的增长是16%。在这组数据对比下,亚太地区显然不十分突出。

  在中国市场,卡特彼勒和其外资对手平分高端市场。在低端市场,由于坚持全球统一价格,卡特彼勒的产品性价比并不具有明显的

竞争力,厦工、柳工等国内品牌装载机每年产量近12万台,处于绝对优势。

  2006年11月,卡特彼勒将亚太区运营总部从日本东京迁至中国北京。不难看出其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瑞拉文甚至如此描述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在中国取得运营和销售方面的成功是公司长期发展和创收的关键。”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