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民营钢企持特证欲破解市场迷局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0日 18:18 新浪财经
从我国钢铁产业发展政策颁布后的现状来看,大型国有钢铁企业受惠于钢铁产业政策的结果显然,它保证了覆盖 70% 钢产量的企业主体的利益。 而数以千计的中小型民营钢铁企业在市场和宏观调控下的双重压力下,已经逐渐放弃了以前的单纯追求扩大规模以及粗放经营的模式。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在经历一段时期的迷茫和困惑之后,不少民营企业已经逐渐找到了适宜自身发展的道路,开始将眼睛盯向了“精、小、高、稀”的产品,希望凭借品种的独特来破解市场迷局。 4 月 20 日 ,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副会长宋继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指出,国家大力支持国有大型钢铁企业,既符合国家钢铁行业的产业发展政策,也有助于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尽管民营钢铁企业的成长空间将受到限制,但面对越来越大的市场压力,民营中小钢铁企业“走专业化生产道路、生产特色产品的方式不失为明智之举”。 退去的热潮 据宋会长介绍,民营企业进入钢铁业的原因很简单:钢铁需求增加,钢价暴涨,行业暴利;同时钢铁行业也不属于国家垄断行业。 2004 年之前,国家并没有在政策上施以严格的进入限制。 “拐点出现在 2004 年 4 月。”他说。从 2004 年 1 ~ 2 月,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高达 53% ,拉动一季度 GDP 增幅升至 9.8% ,“这预警了随之而来的宏观调控高潮。”他说。 据悉,自 20 世纪 90 年代初以来,中国民营钢铁企业经历了两个大的起伏。民营钢铁企业的第一次大发展,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中国经济的强劲上行。 2002 年开始,中国经济发生了一系列巨大变化—— GDP 从过去 7% 的增幅变成 9.9% 。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一路狂奔,钢铁连同房地产、水泥等行业持续升温。 在内外需求的刺激下,钢铁产业出现爆发性增长,新一轮投资增长局面形成。到 2004 年,全国产钢 2.72 亿吨,其中民营钢铁企业产钢 8013.25 万吨,占全国总量的 29.3% 。而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罗冰生介绍,去年民营钢铁企业已经占我国钢铁生产总量的 30% 。相比于 3 年前,民营炼钢的份额已经倍增。 “铁本事件”被称为国家对于这轮投资热潮的一个下马威,也标志着全民炼钢高潮的落幕。此时,这个行业被批评已经出现大量问题:产能过剩、集中度低、小钢厂众多、环保跟不上、产品结构不优。 作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 2005 年 7 月,钢铁产业政策颁布。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产业政策传递出一个信号,那就是,国有经济主体将成为未来钢铁业扶持的对象。“而民营钢铁企业曾经的热潮也已经退去,他们将忍受来自产业政策和市场淘汰的双重压力。” 出路在于“专业化”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走专业化道路越来越成为中国民营钢铁企业的选择。 绝大多数中小钢铁企业受资金、技术和人才的约束,不能生产出技术含量较高的特钢产品,所谓求“特”,也只是生产普通钢材中的特钢。业内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普遍认为,对中小钢铁企业来说,目前他们面临的最紧迫的事情并不是盲目调整结构,而是抓住机遇积蓄实力,走有特色的发展道路。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与大型钢铁企业相比,中小型普钢企业资金不充足,难以掌握先进或原创性技术,即使能生产出“双高”产品,其规模效益也无法与大型企业相比。但是,钢铁市场需要几万个品种,少数大型钢铁企业不但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生产特钢也无法满足自身的经济效益。许多市场容量不大的特钢品种由中小钢铁企业生产成本更低,更合算。为此,求“特”将是未来民营中小钢铁企业的发展方向。 位列全国民营企业 500 强、浙江民营百强企业之一的浙江久立集团前身是湖州防火电缆厂和湖州不锈钢管厂,创建于 1987 年 12 月。经过四五年的发展,董事长周志江发现,多头并进、分散投入,并不适合像久立集团这样尚不够强大的企业。 面对越来越大的市场压力,周志江感觉到,要想求得生存与发展,民营钢铁企业必须走专业化生产道路,在细分的钢铁市场中选择适销对路的产品。民营钢铁企业走专业化道路最重要的是抓住技术创新这条主线。 作为钢铁大省的河北省,其民营企业也正在调整产业结构,集中精力发展自己最具竞争力的产品,积极进行战略转型,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唐山国丰钢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键平对记者表示,国丰钢铁虽然拥有年产 400 万吨铁、 400 万吨钢的生产能力,但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比较低,下一步将加大力度调整产品结构,要在丰富现有带钢品种的同时,重点开发低合金钢、优质钢、高纯度钢。“公司准备建一条连铸、连轧生产线,向高附加值、高精尖产品靠近。目前,公司正积极实施一个有自主知识产权、设计能力为年产 200 万吨的超薄带钢项目,该产品和同类钢材相较技术是一流的。” 而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则表示,民营经济今后有两条道路:一种方式,是走向联合,打破过去的产权封闭,对原有的产权体制进行改革;第二,向科技找出路。他认为,特种钢规模品种太多,国有企业顾不过来,因此,规模相对较小的民营钢企可以发展特种钢材。民营企业可以将科学院研究所的科研成果拿来,和国有企业展开错位竞争。国有企业没有这方面的积极性,因为这需要 3 ~ 4 年才会显示出投入的效益来。“这就是民企的优势,因为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并不是同一主体,管理者往往考虑任期内的效益,因此不会去投入一些见效慢的项目。而民企则不同。”保育钧指出。 本报记者:陈淑亚 来源:中国民营经济周刊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