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走出迷茫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2日 15:17 21世纪经济报道

  根据易贸资讯对全国3000家相关企业的调查,依然有38%的企业不知道何为REACH;即使知道,很多企业都尚在逡巡观望之中,他们在等待政府与行业协会的组织和号召。

  "REACH从2001年起就露出苗头,美国、日本的大公司从2003年就开始着手准备了。一些国际的大型化学品企业如陶氏、巴斯夫等也都成立了专门的REACH应对部门。但我国企业对REACH的估计至今严重不足,反应相当滞后。"商务部世界贸易司的赵艳霞处长不无担忧地说。

  而企业也是一片叫苦声。"我们现在完全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该从何下手。如果政府和行业协会都拿不出一套合理的流程来,光靠企业的力量是无法应对REACH的。"江苏无锡一家大型的EPS生产企业负责人说。这家企业年产值80亿人民币,今年出口欧盟总量预计达2亿。

  与REACH法规相关的政府部门分别是

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环保局。商务部是目前相关工作开展最多的部门,商务部世界贸易组织司指定了五矿商会、中国石油
化工
协会这两家行业协会一起进行REACH宣传,联手成立了技术服务中心,开办了宣传网站和网上咨询台,并要求各地方商务部门对企业开展培训,但目前的工作也仅限于教育、宣传;国家质检总局正在将全部REACH法案翻译,据相关人士介绍中文全译本将在5月出台;而拥有着大量化学品数据和信息的环保总局目前还没有任何动静。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政府的重视程度并不令人乐观。不同部门间的松散合作,以及对REACH的各种解释不一致,令企业无所适从。

  更令人担忧的是,REACH中规定,物质的检测必须在欧盟认证的GLP实验室内进行,但国内目前尚没有一家此类实验室可供完成检测。国家质检总局一位负责人透露,他们正在与欧盟有关方面协商,能否给中国一些实验室特别授权来进行物质检测。"希望很渺茫。"一位业内人士说,"中国的实验室与国外技术条件相差太远,欧盟没有理由同意。"

  "REACH法案太复杂了,现在全中国真正完全掌握了这个法案并能把整个流程走完的人不超过5个。"姜勇说。

  然而,REACH培训、咨询、物质检测和代理注册服务已经被视一块新的利润高地,吸引着民间和外国相关机构的涌入。姜勇原本在五矿商会石油化工商品部工作,专门负责REACH事务,他在工作过程中发现了REACH潜藏的巨大商机,于是离开五矿商会,与一位朋友注册成立了一家商务咨询公司,提供应对REACH的咨询服务和培训课程。"生意不错,目前来接受培训和咨询服务的对象主要是一些大型的化工企业。"姜勇说。

  而一些如SGS、RCC等国际物质检测机构也开始在中国展开相关活动。SGS是瑞士一家知名的权威检测机构,从1年半以前就开始介入到帮助中国企业应对REACH的服务。"国内在REACH物质检测方面是空白,而我们的母公司作为欧盟成员国的物质检测机构,在为中国企业提供应对REACH的解决方案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中国有这么多相关企业,我们看好这块市场。"SGS石化部的项目主管任志华说。(支维墉)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