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海王集团注资背后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2日 13:54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吴丽娟 深圳报道 4月17日,深圳市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下称海王生物,000078)发布债务重组公告称,深圳市海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称海王集团)及子公司将向银行打折收购历史担保及延长9.52亿元贷款,牵头人为大股东海王集团。 加上前不久的 “资产债权转让”、“智雄电子担保”事件,海王集团正在通过关联交易、债务代偿等多种途径向上市公司注资。而仅仅两年前,业界还流传着“海王集团掏空上市公司资产”之说。 频繁注资 半个多月来,海王生物接连发布“资产债权转让”、“智雄电子担保”、“债务重组”等公告。这些公告无一不向外界传递一个信息:海王集团希望向旗下的上市公司——— 海王生物注资。 实际上,从去年底,海王集团便开始了这一动作,通过两笔关联交易,海王集团拿出1.7亿元接手海王生物资产。 2006年12月,海王生物将全资控股子公司——— 深圳市海王银河医药投资有限公司 (下称银河投资)45%的股份作价10620万元转让给海王集团。 一个月后,海王生物又宣布,将深圳市名派广告有限公司 (下称名派广告)广告代理协议到期后归还的预付广告费用余额转让给海王集团,转让价格为7000万元。而海王集团则以4975.8万元现金和估价2024.2万元的海王大厦车库资产作为对价,支付给海王生物。 直至今年4月,由于深圳市智雄电子有限公司未能偿还担保(见本报4月16日 《海王生物受困担保债务链,母公司先行代偿》),海王集团帮担保方海王生物代偿2397万元,以此免除海王生物的连带担保责任。 而在此次债务重组中,海王生物还有4887万元担保债务代偿有待解决。海王生物方面表示,集团希望以3折支付银行,目前正在等中国建行批复,这意味着海王集团在近期将再掏1500万元为海王生物买单。 如果以上资产完成过户,那么从2006年底以来,海王集团将从自己的腰包里拿出超过2亿元给海王生物。这对于2005年亏损7.41亿元,2006年要实现累计净利润4000万-4500万元的海王生物来说,可谓一笔不小的救急金。 海王生物董事局秘书戴奉祥表示,海王集团此举是支持上市公司,“至少大股东想帮我们接手,然后把上市公司业绩做好。” 而深圳一位投资人士则认为,就海王生物转让银河资产来看,海王集团其实是通过关联交易做文章。实际上,海王集团控股海王生物,而海王生物控股银河投资,转让后,银河投资仍为海王生物控制,说到底,银河投资只是进行资本运作的平台而已。 深层原因 业界人士认为,海王集团接连向上市公司注资,跟其股权分置改革后非流通股进入二级市场流通有关。 据悉,2006年4月,海王生物进行股改,以16080万股为基数,以流通股每10股获得8.85股的比例转增股份。在转增股份完成后,海王生物的所有非流通股份即获得上市流通权。 深圳一位投资人士认为,国有股进入流通股流通,一完成股改即可上市,“如公司业绩不行,股票价格怎么上去?二级市场怎么认可?如果股价高,二级市场对突然放出来的国有股进入流通股就比较感兴趣。”因此,他认为,不排除使公司的状况在股改后显得大有改观,便于其后的上市融资,而2006、2007年连续盈利,则有发行新股的条件。 戴奉祥否定了海王集团向海王生物注资是出于二级市场融资的说法,“我们的目的当然是集团支持上市公司发展,逐步把不良资产剥离出去,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就提高了,可以将主要精力用于发展主营业务。再说,进入二级市场的非流通股只是非常小的一部分”。 另外,股改中的业绩承诺也是海王生物必须完成的任务,这也被认为是海王集团频繁向上市公司注资的原因之一。按照海王生物股改承诺,公司2006年、2007年净利润分别不得低于4000万元和1亿元,否则,控股股东海王集团将在年报公告后提出股份追送议案,以资本公积金向流通股股东定向转增。 本报记者从海王生物处获悉,海王生物向海王集团转让的广告费及银河投资股权而获得的收益,将计入4月26日公布的2006年度报告的以及2007年度报告中。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