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出口退税扑朔迷离 纺织服装出口大起大落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2日 09:16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滕晓萌 这是一个在纺织服装界沸沸扬扬的传言:“服装出口退税将从4月15日起下调2个百分点。” 这个传言从今年一月初开始蔓延,超出了纺织服装出口界。 海关记录了他们的活动轨迹:3月份,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顺差只剩下了68.7亿美元,比上月锐减70%。而在2月份,这个数据是237.57亿美元,为去年同期的9.7倍。 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导演了这场大起大落的游戏。 抢出来的顺差 “3月份出口增幅下降,更大的可能,是大量行业由于事先预计政府会在4月之前又一次调整出口退税,而在年初抢关出口,而透支了3月的出口能力。”4月11日,一位纺织业界的分析师对记者说,“这一点在纺织服装行业,可能尤为突出。” 所谓“抢出口”,就是企业加快接单和出口的速度。从理论上来讲,服装并不是一个适宜于“抢”的行业,因为这个行业季节性太强。“你每个时候能拿到的订单是一定的,这个行业都是靠订单,而不是看自己的生产能力来决定生产。”一位中国南方的纺织品企业管理人员说。 但是,他透露说,他的公司仍然有一些办法来加快出口速度,其中包括对已经接下的单提前交货。现在公司已经加班加点,希望能够尽量能在4月15日这个传说中的出口退税调整时间之前,出口尽量多的产品,否则,企业将不得不面临2%的利润损失。 “即便是青岛即发、江苏三友这样的较大的纺织企业,都会选择‘抢出口’来减少损失。”业内人士表示,“这是业内通行的做法。” 无论是增加出口的量,还是提高出口的价,最后都是一个结果:中国服装出口显著上涨。 于是,今年1-2月中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额增长39.87%,其中2月份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额74.22亿美元,同比增加79.41%。 “太高了。”4月9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陈树津对记者说,连续几年数字来看,中国纺织品正常的月出口增长率大约应该在20%左右。 抢出口,导致了贸易顺差的扩大。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2月,纺织行业产生顺差216.20亿美元,占同期全国贸易顺差总量的54%。 传言季节生存法则 抢出口浪潮,缘于出口退税政策的不确定性。迄今为止,政府部门对“服装出口退税下调2个百分点”的说法既没有表示肯定,也没有否认。 “空穴来风,未必无因”,上海飞马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陆龙生说,“我觉得国家肯定有这方面的政策,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我们在这行做了这么长时间,当然自己会有一个判断。”北京市服装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的张薇说,“比如为什么大家会估计4月15日,因为从以前的经验看,如果有重大的调整政策,一般会在春季广交会之前出台,否则企业没有办法签单。” 大部分纺织企业依据的经验来自去年夏天。从去年自4、5月份起,有关大批产品出口退税将调整的消息开始出现,一开始的传言就是:纺织服装将下调两个百分点。 7月1日、7月20日、8月1日……一个个传言中的时间点过去了,政府并无动静。甚至还不时传出否认的说法。 那是令纺织行业如坐针毡的一个夏天,不少企业上半年已经“抢”了出口、提了价格,已经在和客户的合同里加上了各种附加条款,却迟迟不见政策出台。“那时,在北京的纺织企业不得不指定专门人手,负责跟踪或者与政府部门联络有关政策信息。”当时一位纺织行业协会的人士回忆说,“大一点的企业都专门设了两套班子,一个专门跟输欧、输美配额发放,一个专门跟出口退税调整。” 眼看夏天即将结束,出口退税下调仍按兵未动。一部分企业开始趋向乐观,看来之前的传言确实是假消息了。 然而就在这时,风云突变。 9月14日晚间,财政部、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突然在网上发出财税〔2006〕139号文,宣布上千种产品出口退税调整信息,其中,“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下调两个百分点”成为现实。 匆匆忙忙出台的139号文一开始并没有给企业以缓冲期,后来在全国外贸企业的激烈反弹下,才给出3个月的时间。 从此,对于一切出口退税下调的传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成为了纺织业界“用鲜血换来的坚定信念”。在他们看来,政府部门的各种澄清和否认都不足信,事实一再证明,那些一开始就对传言选择了相信的企业往往笑到最后。 张薇承认,尽管去年服装幸运地逃过了出口退税下调的行列,但是她公司的服装已经提了两个百分点的价,并且不打算降回来。这其中有一个主要原因是,从139号文发出之后,她就不断从各个渠道得到消息,“服装出口退税还要降”。 陆龙生说,从去年开始,他不再让手下的业务员接3个月以上的单,即便流失一部分订单也在所不惜,“风险实在太大了,无论是人民币汇率的风险,还是出口退税调整的风险,服装都是一个微利行业,很难承受”。 根据纺织行业分析师马新征的估计,这次服装出口退税如果下调两个百分点,中国服装出口将损失30亿美元利润,同时,上游的棉纺行业也将连带损失16亿美元利润。 失声的行业 今年的出口退税调整似乎比去年还要扑朔迷离。国税总局官员说:“一切以文件为准。”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4月9日说:“下一步将根据市场变化做决定。”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说,没有政府部门曾经就此咨询过他们的意见;而发改委产业司的一份文件则暗示说,存在下调可能。 对于服装企业来说,这又是一道换汤不换药的谜语,不同的谜面,相同的谜底。 大部分企业选择了默默地持续开工加班,争取在4月15日之前多出口,而不是进一步向有关政府部门、商业协会证实相关的消息,或是反映自己的意见。听天由命的情绪在行业中蔓延。 “毕竟商会不是权威政府部门,所以我想他们很难发布相关的消息。”余后生说。铜牛是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的会员之一,但余后生表示,他的企业没有就出口退税问题向商会咨询过。 根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提供的信息,目前国内纺织行业,民营企业占到65%。对于这些中小型民营企业来说,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这样有着浓厚官方背景的组织,可能并不是一个可靠的代言人,他们宁可从一个个网站、报纸、电视新闻上,去寻找出口退税调整的蛛丝马迹。 “去年发改委、财政部曾经向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咨询过纺织品出口退税的下调方案,虽然当时商会明确表示不同意下调,但也没有向会员企业通报此事。”一家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的会员企业向记者表示。 “政府部门总是指责我们中小企业抢出口是扰乱外贸秩序,你政策不稳定,不明朗,我们不抢又怎么生存?”一位纺织业内人士向记者抱怨说。 余后生认为,如果有可能,谁也并不愿意选择“抢出口”的方式,因为这样只不过是在上半年透支下半年的订单需求,即使能够避过出口退税这一关,自身的生产经营也会受到影响。 “我们选择的是另一种方式。”余后生说,由于铜牛拥有自己的生产基地,拥有一定议价能力,所以每当他们对未来的风险有了估计,就会和国外客户商量,提高一定价格,或者在合同中注明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