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甘肃嘉士伯合资工厂违规排污威胁一级水源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1日 14:47 央视国际

  天水市是甘肃省自然环境最好的地方之一,被誉为甘肃的小江南。但是记者日前在天水采访时却发现,世界知名品牌嘉士伯的一家合资企业,正在污染着当地环境,甚至已经威胁了天水的水源地。

  四月的天水,到处都已经有了绿色,与人们常见的大西北的荒凉景色截然不同。农民们正在地里忙碌着,浇灌着庄稼。

  农民说:“ 这水浇地怎样?好着呢。 浇菜长得快吗?长得快着呢,就是浇的这水。 水里有酒糟,好着呢。”

  沿着农民们浇地的水渠,记者发现,他们浇地的水都是从马路对面的天水奔马啤酒厂排出来的。这是一家世界知名品牌嘉士伯的合资企业。整条水渠沿线都可以闻到一股啤酒的味道。这些水都是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废水。但是菜地边上的标志牌却显示,这是一片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更为严重的是,这里还是天水市的一级水源保护地。

  天水市环境监察支队支队长周晓明说:“ 这里是一级保护区,(即使)达标也不许在一级保护区排放。”

  天水市的一座自来水厂就建在这片水源地里,离天水奔马啤酒厂的排污明渠的距离也就是一百多米。记者说:“在经过了那片菜地之后,天水奔马啤酒厂的废水最终从这里被排进了渭河,给这条原本已经不是很清澈的河流又增添了一分颜色。”

  违法成本低 啤酒厂十年不建污水处理厂

  对于啤酒厂排出的污水,当地农民形容说,人喝了啤酒都能长胖,庄稼浇了这样的水,蒜苗都能长得像大拇指一样粗。而环保部门说,啤酒厂的废水虽然不会对人体造成直接损害,但它会造成水富氧化,使水发黑发臭。这对水源地来说是绝对不允许的。环保部门虽然多次对奔马啤酒厂进行处罚,但是罚金并不能促使他改正。

  天水奔马啤酒厂是当地唯一一家没有任何污水处理设施的企业,它的废水直接排放已经有十多年了。1997年,天水市政府就对它下达了限期治理决定,但由于企业几次改制,一直没有执行。2003年,市政府再次发文要求啤酒厂建污水处理站,但依旧没有动静。2005年,啤酒厂被列为省级挂牌督办企业,并作出停产治理的决定,但在2006年6月的最后期限之后,污水处理厂依旧毫无踪影。记者本月5号到企业采访时,终于看到了正在建设的污水处理厂,但企业依旧在停产令下正常生产,污水也在照常流淌。

  甘肃天水奔马啤酒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成辉说:“现在每天多少废水?现在两三百吨,现在日产量低,就一条线。旺季的时候是800吨吧。”

  成辉介绍说,正在建设的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是2500吨,现在已经投入了390万元。以后也还需要不小的运行成本。当地环保部门认为,奔马啤酒厂在环保问题上与政府对峙十年,重要原因就是违法成本低。天水市环境监察支队支队长周晓明说:“现在就是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你一次罚3千五千,他觉得无所谓,你一年最多罚两次,罚一万块钱。你建成这个设施起码现在得390万,一年罚一万块钱,我能(交)390年了。”

  产业转移还是污染转移

  对于天水奔马啤酒厂对当地水源地的威胁,专家指出,这只是目前威胁我国西部环境的一个缩影。包括跨国企业、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由于环保的压力,不少都在向西部迁移,在创造就业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把污染带给了西部地区。

  在采访中,天水市环保部门介绍说,2005年天水市就曾经发生过一起上百人铅中毒的事件,起因就是一家从江西迁来的企业排放的废水,污染了环境。北京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专门做了一张中国环保电子地图,从地图上我们可以发现,黄河、长江等重要河流的上游都有不少污染企业,很多都是从沿海发达地区甚至国外迁移过去的。

  北京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马苏男说:“我们的数据库里有5000多家污染企业,其中70多家都是跨国企业,他们在本国都是以企业公民著称,但在我国却并不那么注重环保。还有相当多的国内企业,是由于东部地区的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生存不下去了,就把企业转移到了西部。但是他们并没有同时提高他们的污染处理能力。”专家指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化工、电镀、冶金、制革、漂染等严重污染行业,相继落户我国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一些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污染企业也开始了向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转移过程。近年来,江苏、浙江、广东等省份的高污染企业纷纷到安徽、四川、贵州、甘肃等西部地区落户。不少西部地区也把降低环保要求,当作了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之一。国家环保总局的一份调查显示,西部9个省区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占当地GDP的13%,相当于甘肃和青海两个省GDP的总和。对此,国家环保总局曾经下发过紧急通知,禁止向西部地区转移污染。

  可持续发展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中央因此在节能降耗方面下了很大的决心。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些本来负有环保监督责任的地方官员,为了提高政绩,却伙同被监督者对抗中央政策。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揭开各种环境污染事件背后的黑幕是媒体的责任,它能有效地补充环保监督机制的不足。那些指望用恶劣手段就能封住别人嘴的人,不仅无视法律,抵抗国家政策,而且也低估了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和决心。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