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多家原料药企环保触线停产 青霉素价格飙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0日 02:36 第一财经日报

  邢少文

  在过去两年中遭遇产能过剩、反倾销等负面影响曾跌落谷底的青霉素工业盐价格,近期因多家企业受环保压力停产减产影响,再度摸高爬升至11美元/BOU(十亿单位)的高位,重迎“黄金周期”。

  昨日,《第一财经日报》从有关方面获悉,包括联邦制药彭州生产基地、阿拉宾度(大同)生物药业、四川制药在内的几大青霉素生产企业都处于停产或大幅减产阶段,而另几家主要生产企业石药、华星、哈药也有出现货源较紧的状况。

  环保代价

  “存在‘小马拉大车’的违规问题,他们的污水处理能力只能满足1200吨的产能,但现在产能已扩至3000吨,满负荷生产是3200吨。”四川成都彭州市环保局办公室人士告诉记者。

  联邦制药抗生素生产基地2004年落户彭州,主要生产6-APA、7-ACA、克拉维酸钾(均属制造青霉素制剂的抗感染类原料药中间体),迄今为止已投入13亿元。

  虽然早在建厂伊始,成都有关部门已为其出具了环保措施符合标准的审查报告,联邦制药方面也宣称已投入5000万元用于环保制污,但污染问题还是一直为当地居民所诟病。

  去年底以来,市场便一度传言该基地因环保“压力大”将整体搬迁至宁夏石嘴山开发区或内蒙古的消息,并且彭州基地正处于停产阶段。

  但彭州环保局人士向记者否认了这一说法,“他们正在按我们的整改要求加班加点地上污水处理项目,边整改边生产。”

  联邦制药成都公司办公室人士也向记者否认了已整体搬迁的说法,“我们在这有600多亩地,怎么可能搬?”

  彭州环保局人士同时向记者表示,同样位于彭州的四川制药公司抗生素中间体生产基地也已处于停产状态,该基地中间体产能为1500吨。

  记者同时从其他渠道获悉,印度阿拉宾度制药在中国的独资公司阿拉宾度(大同)生物药业目前也处于停产状态,该企业6-APA产能达5000吨。

  货紧价扬

  由于主要生产企业不同程度出现停产或减产,青霉素工业盐及中间体货源紧张,作为抗生素中间体的最大出口国,去年年底以来,青霉素系列产品出现难得的“全面飘红”现象。

  来自健康网根据海关数据的统计,青霉素工业盐已由今年1月份时的不到9美元/BOU涨至目前的11美元/BOU,与2005年低潮时的6美元/BOU左右相比,价格翻了近一倍。

  而随着环保压力下出现的“缺货”现象以及国家医改对青霉素等廉价药品的重视,价格传导至青霉素工业盐下游中间体6-APA和7—ACA,再进一步传导至下游制剂产品阿莫西林和头孢类抗生素,整条生产链价格都出现水涨船高。

  健康网的统计数据显示,6-APA目前价格已涨至30美元/公斤以上,一度出现脱销现象,而阿莫西林也已从低潮时期不到200元/公斤涨至目前250元/公斤左右。

  除了环保因素,即将到来的夏季用电紧张和惯常的停产检修问题,货源紧张的状况仍将继续一段时间,“价格仍有可能继续走高。”健康网研究人员认为。

  而在停产减产的背后,新一轮的扩产冲动已初见端倪。全国最大青霉素生产企业河南华星制药总投资4亿元的医药中间体项目已于目前竣工投产,其设计的年产能力为1.7万吨。与此同时,由健康元药业(600380.SH)投资5.1亿元的河南焦作7-ACA项目已开始进入中试阶段,投产产能将达1000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