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美国同盟借环保获取专利费 中国空调业或有一劫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1日 15:24 经济观察报

  本报见习记者 闫薇 深圳报道 “美国、挪威、密克罗尼西亚和毛里求斯,推动对世界上为生产空调设备而使用制冷剂最多的国家实施严格的限制。”这条刊登在《国际先驱论坛报》上的消息,在3月19日被中国商务部网站全文转载。

  另外,3月14日, 美国又协同阿根廷、巴西、冰岛、毛利塔尼亚以及挪威六国向联合国环境计划署臭氧问题秘书处提交建议书,希望今年9月在蒙特利尔举行的国际会议上谈判加快逐步停止使用HCFC22空调制冷剂问题。

  2006年,在全球日益变暖的气候面前,中国空调企业却遭到了意想不到的当头棒喝,其来势之突然,完全出乎了中国企业的预料,但对此中国空调企业早有准备。

  业界分析人士认为,这既是出于环保的目的,也是披着环保的外衣打经济牌。

  业界反应

  事件关乎中国空调企业命运,却并没有引起业界的注意,接受记者采访的格力、志高、奥克斯等主流空调企业,对于这一消息并不知悉。原来,各种名目繁多的来自于国际上的环保压力对于国内空调界已经司空见惯,“记忆中,来自于发达国家对中国空调是否环保的刁难这不是第一次。”格力空调市场部部长陈幸儿说。

  而这却是与众不同的一次,细心的人们很快就会发现,中国企业过于乐观了。

  上述六国共同的理由是:已有明显证据显示,空调制冷剂对全球变暖和破坏地球臭氧层构成重大问题。 最近的研究显示,HCFC22制冷剂的产量迅速扩大,减弱了保护臭氧层的效力。

  中国国内销售的空调仍然全部使用HCFC22制冷剂,而出口不同国家根据各地的时间表来决定使用 HCFC22制冷剂的时间长短。实际上欧盟已于2004年停止使用,美国将在2010年禁止国内生产此制冷剂,同时也在考虑是否禁止进口。如果六国同盟的建议奏效,也就意味着,中国企业的制冷剂使用计划将推倒重来。

  目前国内空调企业正在经历从氟利昂到HCFC22制冷剂,再到完全环保的R410A的过程。诚然,这是一个趋势,但是并不紧迫。HCFC22是否对臭氧层会产生破坏, 在科学界也存在较大争议。一部分人还是认为这种污染是很严重的,还有部分科学家认为是无稽之谈。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主流空调企业的总工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即使现在国内普遍采用的HCFC22制冷剂,经过氟利昂的过渡升级后,对臭氧层破坏已经很低,至多对温室效应产生影响,而这比起汽车尾气对空气的破坏要轻微得多。在他看来, 这仅仅是一个借口,是外国同盟以“绿色环保”为口号对中国空调的经济制裁。

  此前,逐步停止使用HCFC22制冷剂早已在空调界的计划当中。资料显示,1987年签署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内容旨在对大幅度削减破坏臭氧层的气体作出规定,其中包括具体的时间表:以1985年的生产量为基准,HCFC22制冷剂产量压缩为65%; 2010年,进一步压缩为35%; 2015年,减少到10%; 2020年,全面禁止使用HCFC22制冷剂,发展中国家可适当延期至2040年。

  要环保还是要专利

  事实上,无氟制冷剂的空调在全球尚未形成主流,包括美国的主流品牌空调也在使用HCFC22制冷剂。中国市场更未启动,但是,中国主流空调生产企业在生产全环保空调方面没有任何技术压力。

  “如果全部使用环保制冷剂R410A,水涨船高,中国空调企业大家面临的挑战也是一样。”奥克斯进出口公司总经理王稳根对记者说,早在5年前,国内主流空调企业都已经具备了生产环保制冷剂空调的能力,在技术上、在

供应链上,全部采用环保制冷剂并无技术壁垒,只是时间问题。在该公司出口世界135个国家的产品中,有40%使用环保制冷剂。

  在价格上,影响也并不显著。王稳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中国空调企业年产量在4000万台,按照同种机型使用环保制冷剂和非环保制冷剂之间相差5%-10%的成本计算,如果全行业空调制冷剂采用环保的R410A,成本将上升10亿美元到20亿美元,平均到每个企业头上,压力并不大。

  那么美国为何要牵头压顶中国空调业呢?

  答案还在美国手里。据了解,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环保制冷剂R410A的专利掌握在杜邦、大金等美、日公司手中。目前中国只有R410A产品的经销商,想要生产R410A必须向美、日企业购买专利。开放环保制冷剂专利权几乎无可能。六国同盟这一倡议实行之时,也就是HCFC22制冷剂走向绝路之日,同时,R410A的价格垄断将迅速形成。

  在海外市场,自从2005年格力集团取代LG成为全球空调市场的老大之后,中国空调企业已经占据了世界家用空调市场的第一阵营。一旦全面使用环保制冷剂的时间提前,也就意味着,大金、杜邦等将成为中国空调企业惟一的上游供应商。

  对于在国际化道路上披荆斩棘的中国空调企业来说,如何应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挑战,仍然前路崎岖。中国政府对此早有预期。2006年9月份,就环保制冷剂的推进问题,国家环保总局已经召集国内主要大型空调生产企业召开会议,并广泛征集意见,咨询采用环保制冷剂将造成多大的成本提升。知情人士透露,会议并没有达成什么结论,后来也没有了下文。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786,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