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权威机构研究显示中国零售业并购潮5年不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8日 07:37 人民网-市场报

  权威机构研究显示,中国零售业并购浪潮将5年不退。外资零售企业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将成为重组并购的主要参与者。

  目前,中国零售业整合度仅有2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中国零售业100强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仅为10%,市场呈严重分散状态,需要通过资本并购方式进行长期的整合。

  来自安永的一份研究表明,中国零售业并购浪潮将5年不退。几乎所有研究机构均预测,2007年中国零售业的主题仍然为并购与重组。

  但是,日益惨烈的竞争导致并购成本低于企业自营开店的成本。还有分析认为,零售企业主要通过收购连锁网点提高扩大企业规模,迅速增加市场份额;外资加快进入中国零售业,并购是迅速打开中国市场的有效渠道。

  业内人士指出,未来外资零售企业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将成为重组并购的主要参与者;部分优秀的民族零售业也会加强对重组并购方式的使用力度;更多的民族零售企业,则是这场并购热潮中被重组并购的对象。

  据了解,外资在中国零售业的发展,经历了从禁止到全面开放的三个历史时期:1978年至1992年,中国政府禁止外商在中国开办任何独资或合资形式的零售批发企业;1992年开始,北京、上海等6个城市和5个经济特区开始试点合资零售企业,中国零售业开始了对外开放的试水,但外商独资和控股仍被明令禁止。此间,法国家乐福、德国麦德龙等国际零售巨头开始纷纷进入中国;1999年《外商投资商业企业试点办法》颁布后,外商在合资零售企业中的控股权被放开,国际著名商家开始大举推进在中国的扩张速度。直到2004年11月,根据WTO承诺,中国零售业全面向外资开放。开放之后,零售企业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外延式扩张。这种扩张,除了大幅增加门店数量和营业面积外,就是大肆采取并购方式。

  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收购多以快速进入或快速提升规模为目的,并购对象往往是建立起一定跨区域门店网络的公司,即便有缺陷,但更看重的是收购对象的总体规模和网络覆盖宽度。

  分析人士表示,并购之后企业之间的重组是一大难题。中国零售企业有其独特的产生、发展背景,无论在文化、体制、结构等方面的整合难度都相当大。企业并购后,能否完成整合,将直接决定零售企业的命运以及在中国未来的市场格局。

  另一份《亚洲零售商信心指数调查》显示,92%的受访者表示未来一年有业务扩张的计划,90%将增加新店铺数量作为首选,44%受访者有合并或收购的计划。

  (陈正红)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