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开发商 空手套白狼的原罪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3日 07:26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于兵兵

  调控招数几乎出尽,全国房价涨势依旧,甚至从去年起连续10个月房价微降的上海也在今年2月止跌回升。“不是说开发商资金链快断了吗?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导致开发商的囤积居奇丝毫没有改变,甚至愈演愈烈?”在供需决定价格的房地产市场上,2007年的春天,中国内地仍然笼罩在买房难的氛围中,各种慨叹久久挥之不去。

  如果说金融政策是运用市场手段调控楼市的最有效方式之一,那么在此轮房地产调控中,金融大棒不可谓不强硬。近日,央行再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5年以上贷款利率已经上升至7.11%。与此同时,背负大量银行贷款的开发商所付利息成本也相应增加。

  但另一边,刚开工的

房地产开发项目仍在上演精彩的“空手套白狼”,只是相比2003年时低调许多。

  “只要能拿到四证,一些银行还是愿意想尽办法拉拢好的房地产贷款项目。实在不行,不走开发贷款,也能贷出钱来。”一位自称可以从银行拿到贷款的地下中介公司经理告诉记者。据他介绍,因为他们在银行的内部关系,按照政策拿不到贷款的项目都可以通过中介实现融资。比如做一些假凭证后,通过中小企业贷款等各种受银行鼓励的贷款名目行开发贷款之实。

  有了银行的资金支持,

开发商完成“空手套白狼”的表演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就是建筑商垫资入场开工、预售款回笼、再还款、再销售的过程。

  “建筑商在其中非常背动,甚至地方政府出面为开发商说情,导致工程款拖欠成了无处不在的潜规则。”上海某建筑公司经理称。而在预售过程中,开发商也可以自己买房再退房,造成虚假热销,甚至通过售楼员真实购房,向银行骗得大量个人按揭贷款。

  于是,我们看到了从2004年到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一如既往地上涨,开发资金中来自银行贷款的比例从未降低。

  正是源于轻易得到的资金支持,开发商从容扮演着楼市中间商的角色,无论地价多高,其都可以通过变通辗转腾挪实现获利,尽管这种腾挪存在异常大的风险,但在银行放贷冲动、消费者自住需要的多重支持下,开发商仍然敢于铤而走险。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