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振兴装备制造业:给国内企业一个舞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1日 13:40 《商务周刊》杂志

  给国内企业一个“舞台”

  ——专访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朱森第教授

  □记者 王强

  《商务周刊》:2006年2月13日国务院印发了8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这个文件对于振兴装备制造业具有标志性意义,作为中国机械工业行业的代言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为落实“8号文”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朱森第:“8号文”发布前,对于振兴装备制造业,上上下下已经有了很强的呼声,在这么强烈的呼吁下,8号文件应运而生。文件的产生,标志着我国振兴装备制造业已形成了共识,已经成为国家意志。同时也说明国内的装备制造业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完全可以承担国家的一些重大工程项目。但我国装备制造业与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因此要加快振兴。“8号文”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拉动,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迎来了春天。

  国务院8号文件发布以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8号文”确定了加快发展16个重大领域,其中和我们机械行业有关的是13个。16个重点领域每个领域都需要编制专项,有些专项是委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编制的,专项编制完成后由国家发改委组织实施。

  二是在重大专项落实的时候,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负责组织协调制造企业和用户之间的关系。每个重大专项的细化,包括制定哪些具体目标,具体确定依托工程,有哪些具体实施办法,通过哪些途径实现和解决,有哪些研制单位、哪些企业来具体负责承担设计制造,这一过程中,设计制造企业与用户之间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协调。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作为制造方的组织者和制造方与用户间的协调者发挥自己的作用。

  《商务周刊》:“8号文”虽然确定了振兴装备制造业的一些大的原则和框架,但离具体落实还有距离,从目前来看,您认为振兴装备制造业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有哪些,应该如何解决?

  朱森第:我认为,当前振兴装备制造业中,有5个突出的问题需引起重视。

  第一个是振兴主体的问题。这几年来,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战略意图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他们开始大量并购国内企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在前年就开始关注这一现象。2005年7月份,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召开专题研讨会,探讨跨国公司在中国战略意图的改变及其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影响。研讨会上大家认为,如果中国国内的骨干企业大量被外资并购和控股,那么我们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构想就会落空,因为没有了振兴的主体,没有一批内资占控制地位的企业,振兴就成了一句空话。

  我们需要有一批骨干企业作为振兴装备制造业的主体,来挑起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重担,因此装备制造业的企业要强大。我们原来计划经济下的企业,资本量较小,技术实力不够强,与跨国公司差距很大,人家拿点钱就可以并购你,可以控股或者全部收购。所以现在就应该警惕中国的排头兵企业,那些承担我们振兴装备制造业任务的企业,不要被人家控制了,要以我为主。国家发改委正在牵头研究这个问题,考虑在外资并购项目中建立专家评估审议机制。

  第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问题。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中最薄弱的是两头。一头是系统设计、系统优化和集成能力。国内承担重大技术装备研制任务的企业,比如哈电、东电、一重、二重、沈鼓、西电等,这些企业的装备水平与国外企业相比并不低,但往往在国内重大工程招标的时候,国外企业中标成为总包商,而我们只能成为分包商。为什么呢?因为装备本身是个大系统,系统里面的系统设计和系统集成能力,这不是单机制造所能解决的。我们的企业在系统设计、成套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上比较薄弱,这个薄弱环节不解决,我们就只能做工作量的大部分,获得价值量的小部分。这几年来我们虽然有所进步和发展,但是在很多方面仍然处在从属地位。

  另一头是我们的基础薄弱,这里面包括关键部件薄弱、基础技术和共性技术薄弱。基础技术和共性技术是产品开发的基础,没有这些积累,技术平台没有解决,往下面做产品就成了问题。以发电设备为例,虽然我们经过多年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现在国内在役机组的80%是我们国内企业生产的,但我们进一步开发新产品,开发超超临界机组、重型燃气轮机等产品时,还是感觉基础和关键技术薄弱,关键部件和材料的研发能力跟不上。

  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中的这两大薄弱环节,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和自主创新的提升会需要较长的时间。

  第三个是增长方式的问题。增长方式能够衡量一个产业真正的竞争实力。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增长方式上仍属粗放增长型,能源和资源消耗过高。资源消耗多,能源消耗多,反映出来的就是产品成本高,增长的代价太大。中国装备制造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很迫切。粗放的增长方式造成效率和效益的低下,对细节管理重视不够。中国装备制造企业从实力和竞争力来讲已有很大提高,但在对细节的重视和管理方面,与国外先进企业有较大差距。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产品质量问题,很多表现在对一些细节的重视不够,对细节问题处理的经验不足。

  效益是衡量一个企业和一个行业整体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如果一家企业和一个行业长期在低效益运行,就不能长久持续下去。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效益仍较低,其中主要原因是我们的产品技术含量偏低,技术密集的产品与用户要求差距较大,许多高附加值的大型成套设备、精密机械、精密仪器设备还需大量进口。

  第四是利用外资问题。利用外资的总体规模,我国已居世界前列,但装备制造业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仍需要进一步提高。一方面各地通过引进外资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不够理想,对带动内资企业的技术进步作用不够明显。不少地方还将引进外资与政绩挂钩,导致引进外资的成本过高,还挤压了国内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空间,失去了发展的主动权和控制权,装备制造企业面临严峻的考验。

  第五是产业组织结构的问题。就产业的组织结构来说,我们应该有一批强大的企业,还应有一批精、特、专的中小企业。中国装备制造业还没有像GE、西门子、日立那样强大的企业,销售额每年能做到几百亿元人民币就不错了,与跨国公司相差还很远。另一方面,零部件制造企业实力和配套能力很弱。振兴装备制造业,必须要有一批开发能力较强的零部件配套企业,不断在零部件产品开发上满足整机企业的配套要求。

  《商务周刊》:您提到了我们装备制造业的基础技术和共性技术薄弱,那么您认为如何解决这一薄弱环节呢?

  朱森第:中国以前每个工业行业都有几家部属重点研究院所,这些研究所起的作用是跟踪国际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先进技术,满足产业发展需要自主开发新技术,并把“实验室技术”转为企业需要的产业技术。其中很大一部分研究机构还承担了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

  但是上世纪末的科研院所改革,要求全国376个部属研究院所要么并入企业,要么自己转制为企业。这些研究院所并入企业或转制成企业后,主要围绕自身效益考虑问题了,不再重视那些短期内难以见到效益的共性技术研究。而当前中国企业的实力普遍都还不强,还没有能力从事基础技术的研究,造成产业基础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的缺失。共性技术是产品开发的基础性平台,失去了这一平台,就很难有较强的产品开发能力。

  这一问题早已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有专家曾就此写信给温家宝总理,温总理也有批示,指示有关部门从创新体系结构上关注和研究这一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发改委提出要在“十一五”及今后一个时期里,建设旨在加强产业原始创新能力的国家工程实验室,科技部也提出了有关政策措施,也有人建议成立中国工业技术研究院。我提过一个建议,目前在国资委系统的央企中有30多个研究院和设计院,都是原来各个部委的大院大所,可以以这些大研究院为基础,联合起来成立一个科技产业集团。科技产业集团从功能上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人做产业市场的工作,一部分人做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国家对科技产业集团中从事产业共性技术研究的这部分,按照一定的资金比例予以支持,使之成为国家发展产业共性技术研究的基本队伍,在此基础上可形成中国工业技术研究院的雏形。

  《商务周刊》:8号文件出台后,对于国内装备制造企业来说大的环境开始出现好转,但是,在重大工程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中,国内企业仍会时常遭遇一些不透明和不公平的对待,国内用户仍对国产装备有着“不放心”、“不踏实”的心理。8号文件里也提出了“首台首套”和“依托工程”等概念,现在是否得到真正落实?

  朱森第:落实“首台首套”的问题,是振兴装备制造业中的一个重要而又有相当难度的问题。长期以来,国内用户对国产设备存在着复杂的心态。有些用户往往以国产设备没有工程业绩为由拒绝采用。就是说你的产品以前没有成功的案例,我为什么给你这个资格,你这“首台首套”出了问题谁能负得起责任?在招标过程中,有些企业、有些地方也采取了一些歧视性的条款,要求投标企业必须有合资或者外资背景,使得国内企业连投标的资格都没有。

  现在振兴装备制造业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给国内企业一个机会,给国内企业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我认为,任何事情都有个开始,都有个第一次,不给国内企业第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国内企业的业绩永远是零。其实,有些方面、有些领域,国外投标企业也没有业绩,也没有现成的成功经验,为什么要对国内的企业要求这么严格和苛刻呢?

  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需要包括用户和装备制造企业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如果制造部门有振兴的任务,用户单位却没有这样的观念,对国内的企业不宽容,振兴就会成为“一头热”。说到底,最后这一把“火”要由制造部门和用户部门共同来烧,不能只由制造部门自己来烧,用户部门应该“添火”、“加油”,而不应“压火”、“灭火”。同时在招标中不能采取歧视性的条款,不能要求必须是合资的或是引进技术的,而应该主要考核企业的能力,考核产品的性能。不能把是否有外资背景作为条件,作为招标文件里的一个硬性或隐性的门槛。

  8号文件出来后,有关部门在考虑让有关项目成为“依托工程”。所谓“依托工程”,就是让国内企业的“首台首套”有个依托的项目,用这个工程解决国内企业的进入资格问题,给国内企业以用武之地。另外,“首台首套”的研制本身要承担一定风险,所以有关方面也在考虑成立一个风险基金,以解决“首台首套”的风险问题。如果只让用户企业承担风险,用户企业就不会有积极性。

  振兴装备制造业需要有强烈的民族精神。韩国人在发展本国产业和产品上的做法和精神值得我们借鉴。他们认为,国内的产品性能即使差一些也要用自己的。我们在这方面就有差距了。我们在很多项目上,用不用自己的国产设备,往往取决于某个领导人的意识和见识,这样就出现了“一事一议”的现象,有时,很多事情必须由高层领导来出面协调解决,这显然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

  8号文件虽然明确了一些大的原则,但是具体落实工作中需要有专人负责和锲而不舍的长期努力。振兴装备制造业还需要相对稳定的技术政策。这些政策的制定需要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组织制造和用户部门来进行,但遗憾的是,现在还没有提到日程上来,还没有人来具体组织。

  《商务周刊》:我们杂志在此前对于高速铁路机车、电力设备、基础设施等领域的一系列调查采访之中也发现,在每个具体的重大项目过程中,一个透明而公平的招投标机制对于中国装备制造业振兴来说非常重要。

  朱森第:确实,很多项目在招投标过程中,人为地对国内企业设置一些门槛和障碍,将国内企业和自主开发的产品拒之门外。比如有的招标中很多评分权重偏向国外企业和国外品牌,还有的招标中很多设备的技术参数,明明国内企业生产的设备可以满足要求,但偏要采用国外设备的参数,而这个参数我们国内企业生产的设备恰恰又没有。这些看似公平的招标给国内企业的进入设置了障碍,显然是不公平的。

  更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项目根本就不给国内企业投标的机会,明确规定只有外资背景的企业才有资格投标。比如1000万吨钢铁企业中的吨连铸连轧技术,鞍钢已经掌握了这一技术并且在国内已得到很多应用,但国内某大型钢铁企业却从国外花更大的代价买,鞍钢连投标的机会也没有。

  《商务周刊》:中国现在正在力图通过大规模的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这个时候必须要给设备制造业一个舞台,这一点很重要,但企业在这一较好的环境下应该做什么呢?

  朱森第:国内装备制造业在目前这么好的发展环境下,企业要着力提高自己的能力。振兴装备制造业,一方面,政府从政策方面给以支持,另一方面,企业不能只等着政府的政策,要靠自身的努力加快发展和壮大。我认为,当前装备制造企业要着重在以下三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无论是国有独资还是国有控股企业,都需要尽快实现产权多元化,解决一股独大的问题,真正形成健全的、良好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减少行政机关的干预。

  第二,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突出对细节的重视和管理,加强对质量的严格控制,积极采用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与国际接轨,跟上先进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第三,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本身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为了有这样的积累,企业必须有三支队伍,一支队伍做“今天的”,一支队伍做“明天的”,一支队伍做“后天的”。目前我们的企业最多做到做“明天的”,没有做到“后天的”。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鼓励自主创新的力度,企业研发经费也在提高。以机械行业为例,研发经费已经从原来的1%多提高到了2%多,有的企业达到5%了。但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和动力机制还未形成,企业目前自觉的不断创新意识还不强,所以迫切需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如何打造中国自己的“西门子”,目前看有几种途径。一种途径是联合重组,把一系列有相关性的行业里排头兵企业组成一个大的产业集团,这个产业集团就像西门子一样,内部产品门类很多。第二种是在某一家企业的基础上扩展延伸,逐渐成长为产品门类齐全的大型企业。还有第三条道路,就是通过资本市场进行收购重组。

  从这三种途径看,困难都相当大。目前各装备制造企业的产权都归属各个地方,因此按第一种途径进行合并重组,从产权上讲可行性不大。比较现实的是第二条路,寄希望于企业能够尽快成长壮大起来,但这既取决于企业领导长远的眼光,也取决于企业外部环境。有些企业还没有长大以前可能就夭折了,或者在有关行政部门的干预下被卖掉了。第三条路是通过资本运营的手段来进行整合,目前有过一些探索,比如由国家开发银行注资到一家公司里,再由这家公司去重组其他企业,从而形成较大的企业集团,但这也还需要相关政策的调整和进一步与地方利益的协调。

  《商务周刊》: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时,机械工业部改为国家经贸委下属的机械工业局,2001年时国家机械局又被撤销。但随着近年来中国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和

中国经济对重大装备的需求增加,一些专家建议成立一个工业部。这方面您有什么看法?

  朱森第:成立工业部是在中国工程院开展振兴装备制造业战略研究咨询课题时提出的。关于工业管理体制,有些单位召开过一些座谈会,对今后国家工业管理体制改革进行探讨。我认为成立工业部还是必要的,在振兴装备制造业中,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跨部门的组织协调机构,起到牵头人的作用,把该做的事情做起来。而现在缺少这样一个机构,因此大量组织协调的工作难以顺利和有效进行。国家发改委的管理面很宽,人手又少,很多事情顾不过来。在我看来,新的工业部与以前的机械部、冶金部、化工部等各工业部门从职能上和管理的范围上应该有很大的不同,要设计好管理的事权和职能配置,细节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