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市场化保障现代农业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6日 14:54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杨未宏报道 扩大农民增收,关键是将农民生产的东西卖出去。我国目前农产品流通体系基础薄弱,农村信息化服务滞后,存在“三不”现象,即不知道市场需求,搞不清种什么;不知道卖给谁,不能扩大生产;不知道行情,卖不了好价钱。这些都延缓了农村市场化进程,成为建设新农村的瓶颈。 发达的物流产业和完善的市场体系,是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政协委员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认为,应该采取财税、金融等措施,鼓励各类工商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参股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农村市场建设和农产品、农资经营,培育一批大型涉农商贸企业集团。 培养新型农民来发展农业 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沈国舫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培养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环节。新型农民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这里关键是会经营,会经营的关键主要是市场风险意识和驾驭市场的能力。在传统农业中,农民有较强的抗自然风险意识,但缺乏抗市场风险意识。在现代农业中,由于来自国内外两个市场的风险在加大,农民需要更强的抵御市场风险和驾驭市场的能力。 第一、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大,寻求多元的风险规避途径十分重要。第二、农民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信息指导,无法及时、准确地获得市场信息,特别是价格信息。在没有价格信息指导的生产和销售市场上,农民就只能“跟着感觉走”或“随大流”,盲目生产,被动销售。第三、大宗农产品市场体系复杂,农民作为生产主体,其信息的缺乏导致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农民只能成为价格波动的受害者,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第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既需要政府补贴与支持,更需要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所以,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要加强对农民市场知识的培训和信息服务。此外,农民也要学会利用市场机制,抵御市场风险,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第五、随着我国经济整体开放程度的提高,作为我国弱势产业的农业产业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如何开阔提高我国农民大市场观,事关竞争成败。 沈国舫认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改变农民“太多”、“过弱”、“偏散”的局面,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培养造就具有较高风险抵御能力和市场驾驭能力的新型农民。农民“太散”,这就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市场体系,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由目前的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联合发展方向迈进,让千家万户分散的小农户同统一的大市场形成对接。 物流产业和市场体系 保障现代农业 尽管我国农村市场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农村市场主体规模小、实力弱;流通经营业态及经营方式陈旧,目前农村市场连锁经营交易额占总交易额的比重不足10%,通过对手交易销售的日用消费品占90%以上;农村“有场无市”、“有市无场”的现象并存,流通成本高、效率低;农村是地区封锁、假冒伪劣产品的重灾区,市场秩序有待规范;农民人均商业面积仅为城市1/10,农村市场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因此,发展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构建畅通的流通渠道,是当前加强“三农”工作的一项迫切任务。 目前,绝大多数大型流通企业的市场定位在城市,他们在农村发展的目标市场基本上放在县城,只有极少数延伸到了乡镇。现在乡镇是发展农村商业的主力军。 政协委员一致认为,注重引导城市大型流通企业与供销社企业及民营企业进行嫁接、改造、并购、联合,提高民族商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与外资商业企业的抗衡能力,提高市场占有率,这是尚待深入研究的重大、紧迫课题。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