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鞋企抗辩反倾销案引起欧盟反思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6日 14:35 中国产经新闻

  欧盟就贸易救济工具绿皮书征求中方意见

  本报记者 赵海鸥报道

  “就奥康在欧盟反倾销诉讼过程中遭遇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欧盟应在程序透明化、解释明晰化、执行公正化上有明确的改进。”由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召开的欧盟贸易救济工具绿皮书评论座谈会3月9日在杭州举办,会上,首家向欧盟提起皮鞋反倾销诉讼的奥康集团新闻发言人周威就欧盟贸易救济工具的改进作了上述表示。

  据了解,2006年12月6日,欧盟执委会公布贸易救济工具绿皮书,主动邀请中方对绿皮书进行评论。有权威人士认为,中国鞋企积极主动抗辩欧盟反倾销是欧盟此举的直接推动因素。

  为了广泛听取国内专家、律师尤其是相关利益企业的意见,

商务部专门组织了此次座谈会。而选择在杭州举行座谈会,是因为浙江是中国遭遇欧盟反倾销最多的省份,来自他们的观点具有代表性。当天上午,包括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浙江省外经贸厅、浙江省会计师协会、浙江律师事务所代表、温州鞋革协会、奥康集团等有关政府、事业单位和企业代表20余人分别从各自角度发表了看法。

  “中国产品进入欧盟对其国内消费者、进口商、欧盟内转移到国外的生产者利益的影响,调查的依据和数据不公开,缺乏透明化。”周威以奥康在欧盟反倾销诉讼过程中遭遇的实际情况指出,《欧盟反倾销条例》中关于市场经济地位的条款和关于抽样的条款之间衔接不太完善,需要一个明晰的法律解释。周威表示:“奥康等企业上诉并不是一种对抗,也不是指责。而是通过欧盟法庭上对相关条款、原则的解读、澄清,寻求明确的答复,这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行业以及国内其他行业对该条款的使用。”

  此外,欧盟在执行反倾销程序中,并未完全遵守法律规定,缺乏公正性。泰马等企业负责人及相关律师也在座谈会上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温州泰马鞋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哲西认为,在目前状态下,欧盟不会轻易放弃用贸易保护手段来限制中国商品出口,中国商品未来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不会是一路坦途。“我们企业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

竞争力,才能在国际贸易中求得长久的生存和发展。”

  奥康等4家上诉鞋企聘请的代理律师蒲凌尘表示:中国鞋企的上诉,它的意义不在于这4家企业在诉讼中具体做了什么,而是上诉行为本身推动了相关规则的演进。

  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调查副专员王贺军对以奥康为首的中国鞋企的上诉表示赞赏,他认为中国企业勇敢发出自己声音,肯定会对欧盟在具体案件上的处理带来积极影响。

  目前,欧盟一审法院已经把奥康的上诉材料正式通知欧盟部长理事会,并限期3个月之内对奥康作出第一轮答复,也就是说,最迟在6月,中国上诉鞋企就会得到答复。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