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医生给1000名农民看病 农村医疗要破人才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6日 14:34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严娟娟两会报道

  3月11日上午,在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大会发言上,阎洪臣委员代表农工民主党中央在其发言中指出,目前,无论在整体数量、人员素质以及城乡分布差异上,农村卫生人力资源状况令人堪忧,“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和卫生员仅占1.05人”,而影响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最根本、最直接的根源在于人力资源短缺。

  1名医生给1000名农民看病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卫生人力资源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卫生队伍的现状与我国经济社会和卫生事业的发展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尤其在农村严重缺乏能够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术人才。

  据统计,2005年年底,我国市县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分别占4.96人和2.16人。从人力资源数量上看,2005年年底,全国1633个县、3.55万个乡镇共有卫生技术人员87.1万人。在全国61.5万个行政村设立的村卫生室中,执业(助理)医师10.4万人、乡村医生86.4万人、卫生员5.3万人。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和卫生员仅占1.05人。从人力资源学历水平上看,2003年年底,全国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中,大学本科学历的占1.6%,大专学历的占17.1%,中专学历的占59.5%,高中以下学历的占21.8%。

  针对农村卫生医疗人才短缺的原因,阎洪臣表示,“大量的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并没有选择从事医疗卫生服务,到农村就业的更是凤毛麟角。有的农村卫生院十年未进一个人,卫生人才出现断层。在政策导向上、在信息交流上,人才需求没有和供给形成对应。”

  据统计,2005年,我国高中等院校医学专业毕业人数已达53.4万,但该年卫生技术人员比过去只增加了6.73万人,县以下卫生技术人员不仅没有增加反而还减少了1509人。

  人才队伍亟待建立

  在阎洪臣看来,农村卫生人才建设问题是关系到农村卫生发展的长期战略任务,各级政府必须在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宏观基础上明确当地农村卫生人才需求的总量和结构,研究合理调整城乡卫生人力资源结构的有效方法,加快农村卫生应用人才的培养。按比例、多渠道,努力构建层次合理的农村卫生人才队伍。

  他表示,各级财政应加大对乡镇卫生院建设性投资,建设标准化的农村卫生院,更新设备,改善在农村卫生院工作的卫生人才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确保他们的工资福利待遇,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高等院校的医学教育要以农村基层需求为导向,拓宽适应基层需求的知识面。另外,还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培养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利用函授、广播电视、网络教育、讲习班等方法培养和复训乡村医生,其重点应放在边远、贫穷、少数民族地区,以尽快提高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业务技术水平。还要坚持将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工作纳入地方年度目标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卫生人才培训计划。农村要实施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在加强村卫生室建设方面,要不断强化乡镇卫生院的管理职能,增强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指导和监管。

  他最后强调,要继续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要把城市卫生机构对县乡两级卫生专业人员的培训作为主要目标任务抓紧抓好,逐步建立城市卫生支援农村的长效机制。完善政策措施,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和执业医师的过渡,提高农村基层卫生人员的素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