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放宽政策还民营石油流通企业生存空间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6日 14:23 中国产经新闻
38位政协委员联名提案指出:放宽政策还民营 石油流通企业生存空间 本报记者 栾璐报道 3月7日,一份名为《关于解救石油流通领域民营企业生存危机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的文件,以政协议案的方式正式提交给正在召开的全国政协第十届五次会议。 《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从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商石油委”)处获悉,该议案的主提起人为全国政协常委任玉岭,联合提起人则包括了参会的38位全国政协委员。据了解,这一提案是在会前任玉岭等诸多政协委员在多次听取“中商石油委”的汇报,并进一步作了深入调研后提出的。在该《建议》中,任玉岭等38位全国政协委员呼吁:尊重历史,打破垄断,放宽政策,还民营石油流通企业生存的空间。 民营油企遭遇生存危机 《建议》指出,石油流通领域民营企业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发展迅速,曾经对石油成品的流通和供应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1998年,民营企业在石油流通领域占到了85%,每年上缴利润高达1000多亿元。 据《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了解,1992年到1998年间,民营企业可以从各地方石油公司以出厂价购买成品油,许多民营油企也正是靠批发成品油收获了不菲的利润。 然而,1998年,中石油、中石化在国务院主导下完成重组。1999年,国务院下发“38号文件”,该文件明确规定,国内成品油批发业务由中石油和中石化负责,国内各炼油厂生产的成品油要全部交给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批发企业经营,其他企业单位不得批发经营,各炼油厂一律不得自销。 “中商石油委”有关人士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介绍,石油体制大调整后,民营石油流通企业失去了正当的供油渠道。这几年来,两大集团自身建起了一大批成品油批发公司和加油站,也高价收购了一批民营加油站。在其有了“新生儿子”后,民营成品油批发公司和加油站便被边缘化,在成品油批给谁、售什么样的价,全由两大集团说了算的情况下,民营流通企业的生存环境每况愈下,要么靠关系争取“一块蛋糕”,要么出高价进行购买,维持现有局面,有很多民营石油流通企业已经难以生存,企业关门停产、工人失业待岗的情况已经出现。 “中国民营油企的生存的确遇到了很大困难。”主提案人任玉岭也表示,“目前全国民营油企的就业总人数达到了134万,民营石油企业总资产几千个亿。民营企业发展不下去,这134万人就没有饭吃,这几千亿资产就闲置浪费了,这会是很大的问题。” 四点建议欲还生存空间 《建议》文件在阐述了目前中国民营石油企业遭遇的生存困难之后,提出了4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放开成品油经营管理政策,在每年石油成品零售总量中,拿出一部分交给民营石油流通企业进行经营,防止民营流通企业“断奶”,供其走出困境;二是成品油的供给价格,应按照每年“两大公司”(指中石油、中石化)赢利比例,合理敲定成品油出厂价格,让利于民营石油流通企业,使民营石油流通企业有利可图;三是对“两大公司”所属石油流通企业和民营石油流通企业的管理政策方面,应该一视同仁;四是如果不能做到以上3点,国家出台政策最好由“两大公司”将民营石油流通企业的资产按评估价全部收购,并妥善安置134万名职工的就业问题,以确保社会稳定。 据统计,全国民营石油流通企业有59640家,其中批发企业3340家,约占全部石油批发企业的33.4%,加油站56300家,占全部加油站数量的56.3%。民营石油批发企业与民营加油站固定资产总投资达到7720亿元。 任玉岭认为,石油产品作为国家战略物质,加强管理和控制非常必要。但完全由两大集团公司垄断经营是不利于油品供应的,既不符合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也有违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精神。他表示,应在石油流通领域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36条),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打破垄断格局,在承认并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宽政策,解决民营石油流通企业的生存困境,还其一个正常的生存空间。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