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翘尾拉动CPI上扬 粮价续涨动力不足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4日 01:49 第一财经日报

  汪时锋

  坐上“粮价”快车的CPI一路“高歌”,经过6个月的持续上升后,到2月时CPI已达到2.7%,但粮食后续涨价动力已显不足。

  去年12月和今年元月,粮食价格同比上涨均达到了6.9%。而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粮食价格同比上涨6.8%,比上述两月的同比增幅回落0.1%,涨幅连续三月基本稳定在6%的水平上。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表示,从去年10月开始的此轮粮食价格上涨目前已经基本企稳,粮价的后续上涨主要源于翘尾因素。

  这种翘尾因素所影响的不仅仅是粮价本身,同粮食相关的其他农产品价格也受到波及。2月份鲜蛋价格上涨30.0%,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5.4%,其他农产品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扬。

  祝宝良分析认为,如果今年粮食产量继续保持高产,粮价将不会大涨。不出意外的话,今年粮食产量预期将达到10000亿斤,能基本满足约9800亿斤的国内需求。

  不过,值得担忧的是工业用粮是否会挤占居民消费供应量,特别是各地今年将有大批乙醇项目上马,是否会形成居民粮价上涨的新助推因素。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去年年底曾就国内一些地方盲目发展玉米加工乙醇能力一事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坚持以非粮为主的原料发展生产燃料乙醇。纪宝良认为,对上述项目能否成功控制,对今年粮价控制有很大影响。

  短期来看,食品类价格出现回调并非易事。日前公布的PPI数据中,2月份食品类产品的出厂价格仍高达4.8%,这为后续的居民食品价格上升提供了支撑。

  除去食品因素,非食品价格上涨1.0%,较元月同比增幅只略为推高了0.3%,仍显平稳。

  整体而言,虽有春节因素存在,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仅上涨1.0%,这一涨幅比春节假期同样都在2月份的过去四年平均涨幅低0.5个百分点。1~2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4%,仍在可控范围。

  申银万国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造成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适度的原因除了暖冬导致鲜菜价格涨幅偏低外,主要和国家对火车、客运、燃油、医疗价格的控制有关。

  他预计,未来居民消费价格继续上涨的可能性很大,继续维持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5%的判断。从月度预测来看,3~5月份平均涨幅将在2.9%左右,比2月份高0.2个百分点。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78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