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回访“户户通电”工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3日 10:25 中国电力新闻网

   相遇在春暖花开处

  本网讯 一面鲜艳的“共产党员先锋工程”旗帜,迎风招展;一队身着统一蓝色工作服的工人,翻山越岭。3月10日,万州区梁平县回龙镇鹞子村、清平寨山上,正在田间地头勤劳耕种的乡亲们停下手中的农活儿,热情地打招呼:“看,供电局的服务队又来了!”

  万州供电局“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带领入党积极分子、团员青年,回访2006年通电的“户户通电”户的用电情况,检查安全用电情况,进行安全用电宣传。同时,将电力员工主动捐献的458元现金和80多件衣物书籍等,送到生活贫困的乡亲手中。

   镜头一:打米机屋里放 电饭煲米正香

   在鹞子村4组,服务队走进贫穷的村民景明建家。由于没有经济收入,妻子常年生病,儿子又需要学费读书,这个家庭以前连住的房子都没有。2006年,当地政府为他们免费修了住房;也正是同一年,国家电网“户户通电”春风吹来,景明建得到了无偿通电的实惠。

  只见堂屋里放着一台小型打米机。“以前我们要背着米到很远的山外去打米,自从通了电后,就方便多了!” 景明建高兴地向我们介绍,“我还喂了三头猪,想多卖点钱!你们看,我还用电来打苞谷粉呢,再混着猪草喂,这样猪就长得更好了!”来到里屋,桌子上的电饭煲正在蒸饭,景明建笑着说:“电饭锅煮饭又香、又快、又方便,以前想都不敢想啊!”

  服务队员们仔细检查了房屋里外的电线和设备,发现室内表后线侧的闸刀进线裸露部分太长,可能是当时客户在自行安装时,把绝缘皮削多了,存在安全隐患。服务人员立即布置安全措施,把多余的裸露部分进行剪切,按安全标准重新进行搭接。

  工作完毕后,服务队员把50元现金和6件衣物,送到景明建手中,与他挥手道别,并祝愿他们全家早日致富。

   镜头二: 光明温暖退伍老军人

   远离城镇的鹞子村3组,位于大山深处,桃红李白春花烂漫、油菜花黄满芬芳,犹如世外桃源一般。68岁的退伍军人杨方贵老人就独自居住在半山腰上的土房内。看到电力服务队的到来,杨大爷老远就笑起来,忙着端长凳子出来请客人坐。“我认得徐所长,认得田师傅……是你们来给我装的电!前后装了三天,就在去年最热的那时候,带着20多个人呢,为我这个老头子一个人,就拉了1600米线,安了7根电杆!”杨大爷是个乐观的人。

  这位60年代到东北当过7年兵的老人,老伴已经去世多年;膝下唯一的儿子,也在十多年前走出大山,一去不复返。

  “这电好啊!”老人一提起电,就乐得合不拢嘴,“我一个人,那还想到能点上电灯呢!实在是国家政策好啊,实在是供电局的同志们心肠好啊!”他又为大家算了一笔账:以前点煤油,一个月节省点,用1斤煤油,大约花4元钱;现在点电,半年多也不过用了11度电,大约每个月1元多钱。

  服务队员们在检查中,发现老人床前的电灯拉线开关,接触不良,而且有松动现象。这样一个“小”问题,对身体不方便、又不懂电力技术的杨大爷来说,可是大隐患哦。大家更换了拉线开关,又为老人量身定做了“双控开关”:把拉线接长点,分两边,一边接到床前、一边接到门口。看到电灯使用更方便了,杨大爷赞不绝口。

  服务队员们拿出109元钱和5件衣服,递送给杨大爷。服务队员为杨大爷穿上新的军大衣,他感动地说:“我知道这是好多人的心意啊!请一定要帮我他们说声‘谢谢’啊!”

  依依惜别中,服务队员走出了大山,告别了乡亲们张张笑脸。高高飞跃的电力线路,在空中划过,默默地坚守在大山深处,传递着电力人的心愿。(罗青/文 杜海鹰/图)

  

“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回访“户户通电”工程

  你看打的苞谷粉好细

  

“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回访“户户通电”工程

  给大爷穿上新的军大衣

  

“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回访“户户通电”工程

  换个新开关

  

“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回访“户户通电”工程

  电饭锅煮饭好方便

  

“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回访“户户通电”工程

  祝福你家早日过上富裕生活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