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个人合作建房北京正名遇冷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2日 11:45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郑言成 既不说赞成,也不说禁止,政府对在民间兴起的个人合作建房暧昧态度一直让倡导者们寝食难安。况且,因名不正言不顺,个人合作建房在操作上正遭遇重重阻力。期望通过人大代表向正在召开的全国人大会上提交提案,为个人合作建房讨个“名分”,然而几天的遭遇下来,却让来自全国16个城市的个人合作建房代表们感到事情远比他们想象得要棘手。 北京正名遇冷落 “个人合作建房:人大代表您在那(哪)里?”这是3月7日温州个人合作建房发起人赵智强在当天的博客里一篇博文的标题,在文章里赵智强介绍了他们来京几天的遭遇。 赵智强说,在得知一些人大代表3月2日提前到京,他和来自全国16个城市的个人合作建房代表当天连夜赶到北京。顾不上旅途疲劳和北方降温的严寒,他们就来回奔走于各个人大代表驻地,希望能争取人大代表支持。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用赵智强的话说,那就是“我们的诚意似乎还不足以感动我们的代表”。 赵智强写道,他们找到的一位以敢说话而著称的代表,该代表多次约定会面时间却都以爽约告终。有的代表以政府对此褒贬不一,无法提交委婉拒绝,还有的代表一听说是个人合作建房,甭说提案了,连面都不愿见,更有甚者,有时还没联系上人大代表,一听是合作建房议题,干脆就从代表的秘书那里被直接回绝了。 在博文最后,赵说“我们到北京已经整整四天五夜了”。着急失落之意溢于言表,也难怪赵智强在文章标题里发出人大代表你在哪里的质问。 代表原是有顾虑 其实,作为合作建房这样一个新生事物,本报一直在关注,包括本次北京正名行动进展。此前,《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曾电话联系到赵智强所在的温州市营销协会,得知赵已到北京。后记者试图联系他了解事情进展情况,但始终没有得到赵的回应。 据了解,个人合作建房来京之前已在地方上征得十几位人大代表的支持,根据提案需有30名代表签名支持的相关规定,赵智强等人要把正名提议上升为提案尚需征取更多人大代表支持。 对于个人合作建房正名遭遇,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博士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关于个人合作建房,官方目前还没有表态,这个问题还比较敏感,人大代表提交这样的提案尚有顾虑。 陈国强指出,当前个人合作建房还存在很多操作性难题。3月8日,建设部长汪光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要警惕一些人打着合作建房的幌子搞非法集资,似乎也表明他对个人合作建房操作中可能引发的风险表示担心。 由此分析,原来支持为个人合作建房正名的人大代表可能阵营发生分化,这无疑会为此次正名行动增加了更大的难度。 合作建房亟待正名 对于尤其是自去年以来掀起的个人合作建房热潮,能否作为缓解高房价下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问题权宜之策,是先静观其变后作定断,还是另有他因,中央政府至今没有明确表态。如是这样,对于合作建房者来说不啻是个利好。但问题是,这些合作建房者目前在操作层面上正遭遇着重重阻力。 由于个人合作建房遭遇政策和法律空白,合作建房的每个环节都有可能招致来自政府和相关办事机构的非难。在拿地过程中,招拍挂的土地出让方式让他们遭遇限制,甚至被拒之门外;融资方面困难,建房者本人没钱,合作银行贷款又不能前期进入,导致缺乏资金;筹资可能招来“非法集资”、“商业诈骗”嫌疑等等,问题不一而足。这使得倡导者们不得不奋力为个人合作建房正名。 尽管遭遇不顺,但赵智强与同行伙伴们仍在继续努力。全国16城市合作建房此次北京正名之行能否成功,本报将继续关注。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