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医改剑指以药养医透明度成热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1日 11:31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张沉 北京报道

  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方案底稿将在年内出台,3月7日,卫生部部长高强在参加两会讨论时给出了改革初步时间表。高强还说,医疗改革的核心之一就是对医院体制进行改革,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突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但是,当前“闭门医改”的问题正受到很多批评。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室主任杨团说:“小组之间沟通非常差,相互之间都不经常沟通。”杨团曾多次参加中国医疗体制改革方案讨论。

  新一轮

医疗改革开始于2006年。去年9月,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14部门,组成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工作小组,由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和卫生部部长高强担任双组长。

  同时,由于医改十几个部门利益制衡可能使新方案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杨团建议,全国人大成立专门机构进行监督。

  改变“以药养医”

  3月7日,在全国政协医卫界联组会上,高强具体阐述了他对当前医疗改革的看法。高强认为,社会对医疗服务不满主要体现在医院里,所以医疗改革就要让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回归公益性,改变目前政府投入不足、医院自收自支“以药养医”的局面。

  3月2日,全国100多家医药企业上书国务院,直截了当说明药品降价已经进行了10年,全国性大规模降价20多次,实效却不大。这说明不从“以药养医”的根上下手,再干10年、再降100次价也解决不了看病贵的问题。

  3月7日,广东省医药协会联同54家医药企业上书省卫生厅,说明一味降

药价会对用药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看病贵、看病难、开大处方、拿红包等等问题都是现象,应从体制机制上解决问题,否则再下十个文件也不管用。机制体制改变就是要改革‘以药养医’的制度。”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于明德说。

  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前副部长朱庆生表示,关键的问题在于医院的筹资体制怎么改、政府管多少以及怎么管。

  本报获悉,未来对医院管理机制的改革卫生部已经有了初步想法。主要措施是实行属地化全行业管理,逐步取消公立医疗机构“以药养医”的机制,实行“收支两条线”和“管办分开”。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说,为了公立医院改变“以药养医”局面,将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政府财政将对医院给予相应经费补贴。对医院实行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切断药品收入与医院的经济联系。将营利性医院与非营利性医院分开。同时,毛表示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已经成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工作组的一个非常重要课题。此次改革方案可能分为一个总的方案,再分别由卫生服务管理体制、医疗保障体制、药物体制及医疗筹资体制等四个分方案组成。

  “闭门医改”

  高强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由于现在国家对医改高度重视,所以研究医疗改革方案的责任就越大,既要积极又要稳妥,还要广泛听取大家意见。

  “一定要提高改革的透明度和参与度,要对群众的声音给予重视。”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室主任杨团说。

  杨团担心,医疗改革小组由十几个部门组成,“由于部门利益制衡的关系,遇到一些矛盾性问题十几个部门会不会大事化小,致使将来方案解决不了医疗的实际问题?”

  “医改很复杂,涉及多个部门、各方利益,要制定出一个各方都普遍认可的方案,确实比较难。”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前副部长朱庆生说。

  杨团建议两会后,全国人大成立一个专门办公室监督新方案的制定,解决部门之间沟通问题。每季度报告一次改革进展情况,加大透明度和参与度。

  对于批评“闭门医改”、要求提高参与的问题,高强在3月7日说,方案总要在屋子里研究出个东西来,才能供大家讨论。没有一个东西,七嘴八舌你说东我说西,很难集中意见。高强对“部委之争”也进行了澄清,“是各个部门的分工,而不是不同部门有不同意见。”

  高强认为,医疗改革需要钱更需要体制,关于这一点,“卫生部和

财政部的意见是一致的,就是政府增加投入必须和转变机制体制相结合,政府投入的每分钱都要服务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上,这是改革的基本目的。”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