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建阳模式:民办职业教育扶贫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4日 19:53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杨兴云 建阳报道

  傍晚从福州坐上开往建阳的长途大巴,在闽北的山岭丘壑间颠簸近7个小时之后终于抵达建阳。

  建阳自汉代就设立县制,尽管现在只是地级南平市代管的县级市,但由于后又两度成为建阳地区行署的驻地,自然也遗留下很多一般县级市没有的东西,以中等专业学校为例,隶属于地级行政机构管辖的就达8所之多。

  除此之外,建阳还是明代大思想家朱熹“七贤过化之乡”,众多遗迹也不免引来一些游人发思古之幽情。然而上述荣耀似乎都已归入历史的范畴。

  作为闽北小城的建阳,又一次引起外界瞩目的是职业教育入学模式的创新。

  由民办企业苏州汇思集团公司接管之后的建阳中等职业技校,针对当地贫困学生相对较多的具体实际,当年招生即面向贫困学生推出“零元入学模式、AA制模式、五年大专制”三种创新性质的就学模式,使得一部分想上学却又无钱上学的贫困家庭子女如愿以偿。

  建阳市分管教育的刘副市长认为,汇思接管后的建阳技校初步解决了一些在市场化条件下,政府想做而又一直做不了的事情,“确实有很多创新的内容。”该模式已经得到

福建省有关部门的强烈关注,一些地区已在复制及推广上述模式。

  分析人士指出,近年来,在职业教育领域越来越突出的办学成本高与实际投资低的矛盾,学费偏高和学生家庭收入偏低的矛盾,政府责任和市场调节的矛盾,学历教育为主与职业培训的边缘化矛盾,产教结合与校企脱离的矛盾,培养条件短缺与市场需求的错位的矛盾已成为中国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而建阳模式的意义则在于“以实际操作对上述矛盾的解决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职业教育扶贫模式

  翁晓曦又可以上学了,而且学的还是她一直梦寐以求的电子计算机专业。

  翁晓曦的家位于福建省建阳市莒口镇的一个偏远山村,用当地人的话来说是一个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闽北山村,家里父母哥哥和她共四口人,全靠2亩2分田生活。

  翁晓曦的父亲翁天祥对记者说,按每亩田每年收获1100斤谷子算,每年种田的收入,除去种子、农药、化肥等成本,即使在免除农业税之后,每亩田的收益也只有400多块钱,2亩2分田的收入最多只能维持全家四口人的温饱。

  翁晓曦的哥哥去年从福州的一所大学毕业后,由于就业困难,不得已就又考上了本校的研究生,每年6000元的学费和按最低标准每月200元的生活费,又使得原本可以喘口气的家庭,再次背上沉重的负担。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去年初中毕业的翁晓曦曾经做好了赴福州打工的准备,但由于缺乏一技之长,能否找到一个令自己满意的工作,她心里并不是很有底。

  然而,最终使翁晓曦的生活轨迹发生改变的转机,来自于苏州汇思集团公司去年6月进入建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推出多种扶贫入学模式及实施扶贫助学工程之后。

  建阳市劳动保障局局长熊建国表示,在如何依托建阳技校,结合建阳市的地方实际确定办学目标方面,建阳市劳动部门和汇思集团进行了认真研究,明确了面向特殊群体,实施扶贫助学方向。

  建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陈何龙介绍说,为此,学校为贫困学生提供了“零元入学模式、AA制模式、五年大专制”三种就学模式。

  所谓“零元入学模式”,就是在学校理论学习期间,学生每学期只交100元书本费和100元住宿水电费(走读生免交)就可以注册入学,实习环节由汇思集团统一安排岗前培训,然后进入生产岗位带薪实习,保证每生平均月工资在1000元以上,这样,除去每个月从实习工资中提取的补交学费部分和个人基本生活开支后,每个学生实习结束时还能有5000元左右的收入。这是对特困生定制的助学模式,2005年秋季建阳技校招有50名学生在以这种模式就读。

  所谓“AA制”模式,学生在校理论学习期间的学费分学期交给学校,进入实习环节后(包括岗前培训阶段),学生不再一次性缴纳学费,只需每月从不低于1000元的工资中拿出200元给学校即可。

  实习结束后,学生可以用自己余下的工资返还父母为其垫付的学校学习期间的学费,此外,自己还能有7000元的收入积存。这是针对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定制的助学模式,2005年秋季建阳技校招有250多名学生正以这种模式就读。

  而“五年大专制”模式,为了满足学生进一步求学和发展的需要,建阳技校把学习基础较好、上进心强的学生单独编班,组织学生免费进行相关课程培训,安排参加全国成人高考,录取后编入汇思大专班(汇思集团与苏州等地高校合作办班),学生实习就业后仍以“业余+面授”的方式继续进行大专课程的学习,并将取得由高校颁发、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证书。汇思大专班学生学费总额低于社会学生,而且按月从不低于1000元的工资中分批支付,学生经济压力很小。这种模式对全校学生都是开放的。目前全校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报名参加这种模式的学习。

  汇思凭什么拯救建阳技校

  事实上,建阳市中等技术学校,作为惟一一所建阳市劳动局主管的中等技术学校,也是建阳市惟一一所职业类学校,曾经有过辉煌的年代。

  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职业类学校招生和就业市场化以后,只有33万多人口的建阳市,境内中专中技学校就多达8所,到2005年6月份,建阳技校在校生只有两个班,计57名学生。

  至此,一个可容在校生近500人,有数十名教职工和25年办学历史的学校处在濒临倒闭的边缘。

  而另一方面,当地市场对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又具有巨大的潜在需求。统计资料显示,建阳市具有技术等级证书的人员仅为2082人,占就业人员总量的6.36%,而且几乎各技术等级的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

  其中,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严重短缺,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比对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更迫切。

  因此,在建阳市级财政难以对学校进行扩大投入的情况下,为了帮助建阳职业技术学校摆脱困境,建阳政府提出了“引凤筑巢”的兴校思路。

  2005年4月,通过多方调查及实地考察,建阳市政府决定引进苏州汇思集团接管并投资扩大建阳职业技术学校办学规模,改传统的“筑巢引凤”为“引凤筑巢”,做大做强建阳职业教育。

  根据汇思集团与建阳市政府的合作办学协议规定,建阳技校以托管的方式由汇思集团进行办学,学校所有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由汇思集团无偿使用50年,资产所有权不变,学校公立性质不变,主管机构不变。

  除此之外,建阳市政府还积极支持汇思集团继续投资扩大建阳职业技校的办学规模。为此,建阳市政府同意以每亩不高于2万元的价格让汇思集团新征地70亩,扩建学校规模。

  事实上,汇思集团接管投资建阳职业技校,无论对于汇思建团还是建阳市政府,都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据了解,汇思集团是苏州一家颇具规模的人才中介公司,曾在国内率先开展生产线承包及人才派遣等业务。自2002年1月份汇思与宝洁公司达成第一份生产线协议以来,相继有1500多名汇思员工承担旭电、纳贝斯克等5家知名外资公司的生产线承包业务。

  此外,劳务派遣更是汇思集团人力资源中介服务工作的一大特色。

  据介绍,作为一种新型的用工方式,劳务派遣是指派遣公司按客户企业的要求进行招聘员工,培训后派往客户公司工作,所派员工为派遣公司的雇员,派遣公司给员工发放工资以及承担 《劳动法》规定的一切雇主责任,客户企业和雇用的员工无人事关系的一种用人方式。

  “劳务派遣是汇思集团的金牌业务,在这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熊建国表示。

  根据熊的调研和总结,他发现汇思的劳务派遣工作具有六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工作有保障。目前,汇思集团在全国发达地区设有近十家人力资源公司,与600多家外资企业签订了外派用工协议,建阳技校毕业生就业除极少因身体原因外全部实行劳务派遣。

  二是稳定有保障。企业季节性减员或倒闭时,公司负责在条件和待遇相近的企业重新安排工作。

  三是收入有保障。每月收入至少1000元以上。工资由汇思公司每月定日划拨到员工个人的银行账户。

  四是福利有保障。公司将按政策为派遣员工缴纳社会综合保险(失业、养老、婚育、工伤、医疗共五项),参保率达100%。

  五是服务有保障。每位员工对应有专门管理人员负责管理与服务,员工如遇到身份证、工资卡丢失、与上司发生矛盾、生病意外等各种问题,都能得到全方位全天候的帮助。

  六是发展机会有保障。汇思员工可免费参加成考辅导,通过汇思员工学历班的在岗学习,可取得国家承认的专科甚至本科学历;汇思员工将不断免费接受公司的各种培训;根据汇思员工的岗位表现,公司会择优将其调整到关键岗位,帮助员工实现个人的奋斗目标。

  尽管如此,同时担任汇思集团职业教育管理营运部负责人的陈何龙认为,汇思由于没有自己的职业教育体系,派遣人员基本上仅靠临时招募的人才,还是显得“缺乏文化方面的整合”,他认为,为形成有效而积极的企业文化,有必要实现“公司理念的前期介入”。

  选择建阳技校正好体现了汇思集团的这样一个思路。

  公办VS民营

  根据规划,汇思集团接管建阳技校后,将投资两千万元使学校发展成为能容在校生1500人到2000人的规模。投资800万的教学楼、学生宿舍楼等第一期工程2006年完工,学校可容在校生1000人。

  目前土地征用和报批工作基本结束,规划立项、环境评估、地质灾害勘测工作已经完成,记者在学校扩建现场看到,三通一平工程已经接近尾声。

  陈何龙表示,汇思接管建阳技校后,首先做的事情是稳定“军心”。严格执行了公办教职工的事业编制身份性质不变、与其他公立学校之间横向流动的机会不变、政策性工资结构标准和发放渠道不变、参加各种

社会保险的权益不变的政策。

  其次是加大对学校硬件设施的投入,一次就购买了106台电脑,装备了两个计算机房,为“人人会电脑”提供了硬件支持,为学校电子电工实验室增添了新的器械和元件材料。同时新项目建设规划中安排了一定的实验室建设和设备购置,计划投入约40万元。

  根据市场需求,认真开展与当地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的合作,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安排的各项培训任务。

  目前,在建阳市劳动保障局领导的牵头下,学校已与龙翔科技、义正等当地骨干企业达成了员工培训意向。还在积极争取成为南平地区的境外输出人员的岗前培训点。

  或许是汇思的职业教育实践鼓舞了当地政府对发展建阳职业教育的信心。建阳市政府要求建阳职业技校,在办学层面要实现三个定位,一是闽北地区扶贫助学基地,二是“新职业教育实验”基地,三是南平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

  尽管如此,建阳职业技校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众多问题和挑战。

  首先,最让学校领导头疼的就是民办职业教育与公办职业学校相比,仍然存在很多的政策性歧视。

  陈何龙表示,按照政策规定,职业教育机构每招一名学生,都将获得政府人均上千元的补贴。建阳辖区除建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外的其他公办职业技术学校基本上都享受到此项补贴,而尽管建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至今仍然实行一个学校两块牌子,补贴依然无法落实。

  随后,建阳市劳动保障局局长熊建国也证实了此事。他表示,公办职业学校一般可享受生均1600元的招生补贴,此外,虽然政策也规定对民办职业教育在立项上也有优惠,但基本上都停留在“政策上鼓励,但具体措施上又无法落实”的尴尬境地。

  “公办学校一般都对招生实行人均500元的奖励,而民办职业学校却显然不能与之相比,这很不公平。”熊建国认为。

  其次,建阳职业技校财务总监魏健表示,由于一直以来建阳职业技校隶属劳动局管辖,公办转民办之后其招生计划往往不能纳入当地教育部门的招生范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建阳职业技校在当地招生过程中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尤其在竞争激烈的建阳,这或许是致命的。”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