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中国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巨头携手西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3日 10:20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梁强

  2月27日,中国商务部副部长于广洲与俄经贸部副部长沙罗诺夫共同出席了在莫斯科举行的“中国国家展新闻发布会”。此前一周,于广洲曾确认借助3月底在莫斯科举办中国国家展之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中国石油巨头将齐赴俄罗斯。于广洲当时表示,中国展期间,“能源、矿产是中国与俄合作的重要领域。”

  去年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参加“俄罗斯年”活动期间中俄签署了能源领域的一系列合作文件。今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也将率团访俄,并参加俄罗斯中国年开幕式,因此媒体普遍期望中俄能源合作在2007年能再度取得进展。但业内人士对此持谨慎态度,认为中国油企在俄国的拓展经历了2006年的全面开花后,2007年最重要的是要确保对远东输油管线和中俄天然气协议的落实。因此,尽管这次三巨头携手西征俄罗斯,但短期内再签署类似大项目的可能性很小,两国今后能源合作的主流趋势是从原材料过渡到投资。

  2006:全面开花之年

  在“走出去”的能源战略下,中国三大石油公司10年来已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果,目前三巨头在国外共有约60个油气项目,项目遍布全球。其中中石油一马当先,拥有44个实施项目,主要分布在北非、中亚、南美和亚澳四个地区。作为油企进口大户的中石化战略区相对集中,目光更多汇聚中东。目前已在伊朗、沙特、加蓬、哈萨克斯坦、也门及厄瓜多尔六个国家参与当地的石油及天然气项目开发。除此之外,中石化还先后在中亚获得海外权益油约31万吨。中海油今年4月更是以215亿元人民币完成对尼日利亚OML130区块45%工作权益的收购后,足迹也已遍布亚、非、大洋洲的10个国家。

  根据国资委的报告,2006年中石化司新签署境外油气资源合同3个,中石油新签境外合同7个,海外投资业务进入国家增加到23个。在这份报告中,国资委认为海外市场的开拓成了央企增加利润的来源之一。

  但是三巨头在俄国的淘金历程却并非一帆风顺。社科院欧亚所俄罗斯经济问题专家张中华告诉《财经时报》,其实,中国石油巨头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在俄罗斯寻求能源收购,但随着2002年中石油收购俄罗斯斯拉夫石油公司和之后中石化参股乌尔古特石油勘探公司的失败,中国试图收购俄罗斯能源企业股权的最初冲动以失败结束。

  直到2005年7月1日,中石化与俄国国营的罗斯石油公司签署了《一号议定书》,双方商定共同出资成立一家石油公司,建立东方能源公司,中方占49%股份,负责在萨哈林3号地区的油气勘探开发。这成为中国石油公司首次与俄罗斯达成的合作开发协议。

  中石化与罗斯石油的这次成功合作为接下来中俄能源企业的全面合作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模式和道路。2006年,终于成为三大石油巨头在俄国全面开花的一年。先是中石化6月20日以30亿-40亿美元收购俄罗斯乌德穆尔特石油公司,之后7月19日,“中石油”又以5亿美元入股俄罗斯石油。

  在油公司“走进俄国”的同时,专业公司也不甘落后。12月20日,中海油宣布,该公司已经就收购俄罗斯TNK-BP旗下一油田服务子公司股份签署了初步协议,据专家分析,这将使中海油的海外销售收入增长1.6倍。

  借着2006年中俄能源合作全面突破的东风,2007年的头两个月,中俄又在建立联合石油加工厂以及合作勘探俄境内天然气田达成一批新的意向性协议。其中,今年第二季度中石油有望与俄罗斯石油公司以及俄气共同开发俄罗斯北冰洋大陆架油气田将成为中俄2007年能源合作的一个新亮点。根据俄国方面的报道,中石油将提供资金和必要设备,并获得俄罗斯勘察加和鄂霍次克海油气田的开采权。俄大陆架可开采的各种资源总含量超过1000亿吨标准燃料,其中北冰洋附近的巴伦支海、喀拉海和萨哈林岛大陆架油气资源储量占俄大陆架油气资源总储量的67%。俄政府2005年的能源工作规划中已计划到2020年将在大陆架探明的油气储量分别提高至130亿吨和20万亿立方米,北冰洋大陆架也将因此成为俄国21世纪第二个10年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来源地。

  2007:大项目期待落实

  中国社科院欧亚所经济室主任李建民认为,2007年中俄能源合作的重点,仍然是被誉为“国宝级企业”的中石油与俄方就天然气管线和远东石油管的谈判,至于新的项目,短期内很难有签署的可能。此前曾有报道说,俄中双方计划至2006年年底前根据俄气供应条件完成商业谈判,以便在2011年前开始经西线供应第一批天然气。但事情进展得并不如媒体所预期的那样顺利。2006年12月中旬,俄气对外经济活动部主任齐甘科夫在俄气的一次公司内部会议上宣布,俄气计划同中石油完成2007年天然气供货的商业价格谈判。

  早在2006年3月21日,俄气和中石油就在北京签署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关于从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谅解备忘录》,在备忘录中规定了天然气供应的日期、数额和路线(东线和西线)以及价格公式形成原则。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国际能源市场天然气价格的居高不下,双方之间的谈判有可能会旷日持久,2007年能否结束商业谈判还是一个未知数。

  另一个影响中俄天然气谈判的因素是日本。今年2月初日本政府已要求埃克森美孚公司调整萨哈林1号项目的产品营销计划,以满足日本对液化天然气(LNG)的需求。去年10月埃克森美孚曾与中石油签署了向中国供应80亿立方米LNG的初步协议。这样,即便中俄天然气管线建设的谈判落空,中国从俄国进口天然气的计划也不会完全夭折。但日本对于埃克森美孚与中国达成的初期协议感到不快,埃克森美孚公司与日本资源开发公司分别拥有该项目30%的股权,而日本政府持有日本萨哈林油气开发公司50%的股权。如果两家公司达成协议,中国的进口计划可能生变。

  萨哈林1号项目涉及到的油气田的石油可开采储量约为3.07亿吨,天然气可开采储量约为4850亿立方米。一旦日本如愿获得了萨哈林1号的进口权,中俄宏大的天然气合作将面临“无气可供”的窘境。

  相比于天然气合作的“原地踏步”,中俄酝酿已久的远东石油管线建设在2007年可望得到大幅提速。今年2月5日,俄环保局局长普利科夫斯基签署法令,该局将即日开始研究远东石油管线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这意味着管道开工前最关键的环评已经启动。此前一直以环保为由对该管线方案持反对意见的阿穆尔州环保分局最近也表示,石油管道是联邦级项目,所以鉴定也是联邦级的,阿穆尔州局工作人员不会参加检查工作。因此,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鉴定结果将在两个月以后公布。之后管道建设将进入正式作业阶段。根据双方早前达成的协议,该管道将在2009年建成,设计年出口能力为8000万吨。

  不过,泰纳线项目的俄方消息人士今年年初透露,中俄双方在项目实施进程方面产生了摩擦,俄部长更邀请日本投资商参与项目贷款,向中方施压。而负责承担管线建设的俄罗斯原油运输公司更是表示,不排除以铁路运油取代管道运输的方式完成对华原油供应合同。

  目前两国官方都对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表示满意。今年2月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的年度新闻发布会也强调,俄罗斯将会加快向远东地区、向中国出口能源的脚步。为此,俄罗斯正在积极筹划和铺设通向中国的天然气和石油输送管道。普京表示,“我们将会在远东计划向中国铺设能源输送管道。我们将会这样做,在远东,在阿尔泰地区等等。”而于广洲在面对媒体时也仍然用“进展良好”来形容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

  相互投资或成未来主流

  目前,原材料的进出口在中国和俄罗斯双边经贸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驻俄大使刘古昌在此次中国国家展新闻发布会上也承认,俄向中国出口商品中能源、资源型产品居多。不过,刘古昌也表示,进出口贸易结构与各国天然优势、自然禀赋有关,这构成了国家间贸易的互补性。而且,由于能源产品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俄在与他国的贸易中获得了巨大经济利益,为其经济全面复苏和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定的基础。刘古昌认为,中俄能源合作也是互利双赢的,满足了各自需求,也有利于中国能源进口多元化和俄能源出口多元化。

  但俄罗斯开放经济基金会中国问题专家柯吉马在接受《财经时报》访问时坚持认为:“虽然中俄双方的贸易额近年来以两位数在增长,但这种增长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国际市场原油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这为两国建立良性的经贸结构带来了隐患。”柯吉马认为,中俄两国地方上已建立了许多经贸合作机制。而且,一些俄国地方领导人在寻求同中国加强经贸往来时不再需要首先征求莫斯科中央政府的同意,这使双方之间的一些经贸合作项目能更容易很快上马,也有利于推动双方经贸额的稳步增长。

  据《财经时报》了解,4月中旬,俄罗斯政府将推出大规模投资开发远东地区的计划。该计划除了将包含远东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外,同时也将设定一系列大型投资项目来推动远东地区的发展。投资项目将涉及到石油加工、造纸、金属冶炼、木材和渔业加工等等。所涉及到的地区包括同中国接壤的哈巴罗夫斯克、滨海边疆区、布里亚特自治区、赤塔、伊尔库茨克州等。

  目前,俄罗斯已经特别成立了远东地区国家发展委员会,由俄政府总理弗拉德科夫亲自担任主席,俄罗斯总统在远东地区和西伯利亚地区的两名全权代表担任副主席。为了进一步推动远东地区的开发,俄罗斯总统普京不久前还公开表示,2012年由俄罗斯主办的亚太经济合作高峰会议将在滨海边疆区首府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

  2006年经中国

商务部批准的中国在俄投资项目共有79个。中国对俄罗斯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总额为4.7亿美元,比2005年高出131.5%,项目仍主要集中在能源领域。柯吉马认为,2007年中国在俄罗斯的能源和林业等领域的投资规模仍然会继续扩大,而且双方政府也将会签署一些大型投资协议。但从原材料过渡到投资的这一趋势在2007年将会进一步加强,未来两国的相互投资将在两国经济联系中占有更大的比重。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