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中国最小的海上油田成功投产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1日 19:52 新华网
新华网天津3月1日电 (白华 万馨) 截至1日16时,试运转3个月的“渤中34―5”油田,以平台总重量仅200吨、日产原油280方、累计生产原油突破27000吨的业绩表明:中国最小的海上油田成功投产。 渤中34―5油田位于渤海中部海域,水深约20米,探明地质储量不足300万立方米,紧靠在生产的渤中34―4油田,只有一个简易的生产平台和一条海底输油管线,一条海底电缆,是目前中国最小的海上油田。 据业内专家介绍,海洋石油开发的投入成本约为陆上同等规模油田的10倍,探明储量在2000万吨以下的海上油田被称之为边际油田,按正规开发,大多数要亏损。因此,边际油田又被称为“鸡肋油田”。能否有效地开发利用海上边际小油田,成为当代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海油渤海公司就提出了用简易模式开发海上边际油田的模式,并对储量在1000万吨左右的曹妃甸1―6油田群开发投产。但对于储量不足300万立方米的特小型边际油田的成功开发尚无先例。 为了有效开发海上小油田,把众多有限的储量变成产量。中海油天津分公司打破油田开发的禁区,运用“简易+低成本”的开发理念,依托油田现有的生产设施,用一条海底管线、一个平台和一条海底电缆的“三个一”模式,大胆创新,开创了海上特小型边际油田高效开发的新模式。 渤中34―5油田的简易设施包括一个平台、一条将所产油气输送到相邻的渤中―34油田平台进行加工处理的3公里长的海底管线,一条提供平台动力控制的海底电缆,平台总重量仅为200吨,是目前国内最小的海上平台。动力控制系统在一条海底电缆内实现了高低压混输,并在国内首创了海上平台生产井电潜泵的异地控制;油气输送采用了单层保温管,最大限度地简化了工艺流程。 目前,渤中34―5油田生产平稳,日产平均在280立方米左右,大大高于油田开发方案的设计指标、内部收益率指标及开发效益的预期。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