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两会前瞻]转变方式 结构优化成主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1日 09:57 中国电力新闻网

  本网记者 蒋学林

  截至2006年年底,我国火电装机达48405万千瓦,约占总容量的77.82%,同比增长23.7%;水电装机达12857万千瓦,约占总容量的20.67%,同比增长9.5%。其中,火电主力机组为30万千瓦、60万千瓦,参数达到超临界、超超临界,且已建成单机容量为90万千瓦、100万千瓦的机组。

  不过,水、火电占总容量的比例却同比分别下降了2.03个百分点和上升了2.15个百分点。一方面,火电比例蹿升,导致各种发电形式比例更趋失衡;另一方面,大容量高参数火电机组的集中投产,使火电本身的结构得到了优化。

  从长远看,综合考虑政策、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压力,我国电力工业要真正转变增长方式,就要科学规划,进一步优化电源结构。

  政策要求优化电源结构

  关于火电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以大型高效环保机组为重点优化发展火电。建设大型超超临界电站和大型空冷电站。推进洁净煤发电,建设单机60万千瓦级循环流化床电站,启动整体煤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站工程。鼓励发展坑口电站,建设大型煤电基地。适度发展天然气发电。加快淘汰落后的小火电机组。”

  今年1月29日,国家出台了“上大压小”政策。今后四年,全国要关停小燃煤机组5000万千瓦以上,关停燃油机组700万~1000万千瓦,不再新上小火电项目。今后规划新建火电项目,都尽可能采用60万千瓦及以上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这是加快淘汰落后小火电机组的具体措施,也是优化发展火电的重要手段。

  落实这些宏观政策,火电本身需要优化结构,向大容量、高效率的方向发展。虽然我国以煤为主的

能源状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改变,但可以通过内部优化结构,实现节能减排。

  根据电力工业最新发展规划,到2010年,全国电力装机总容量将达8.4亿千瓦。其中,水电装机将达1.9亿千瓦,核电装机1000万千瓦,风电装机50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550万千瓦,天然气发电装机3600万千瓦,煤电装机5.93亿千瓦。今后四年,火电装机年均增长约3600万千瓦,到2010年火电比重为74.88%,比2006年年底下降2.94个百分点;水电装机年均增长约1500万千瓦,到2010年水电比重为22.62%,比目前上升1.95个百分点。各种发电形式比重失衡的状况有所改善

  。

  2006年,火电装机增长超过9000万千瓦,远远高于今后四年规划的年均增长量;水电装机增长1000万千瓦,远远低于今后四年规划的年均增长量。如何在今后四年内达到规划的要求?火电年投产容量从9000多万千瓦压到3600万千瓦左右,似乎不太可能,但可以通过年均关闭1000万~1500万千瓦小火电机组,在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火电机组的投产量。另一方面,水电和其他发电形式的发展,唯有加快步伐。

  多形式发电破解资源困局

  我国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相对贫乏,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电力是能源消费大户,耗煤量占全国煤炭消费量的一半。

  据统计,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2006年发电消耗的原煤量达到11.4亿吨,比上年增长13.2%。此前,有专家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国电煤需求增长幅度为6%~11%,2010年全国电煤需求将达到16亿吨左右。而按照2006年的增长态势,肯定要超过16亿吨。

  《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指出,我国已查明资源储量1万亿吨。与国外主要采煤国家相比,我国煤炭资源开采条件属中等偏下水平,可供露天矿开采的资源极少,除晋陕蒙宁和新疆等省区部分煤田开采条件较好外,其他煤田开采条件较复杂。煤炭专家李朝林指出,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我国技术可开采煤炭储量将在100多年后开采殆尽。

  煤炭资源为不可再生资源,总量有限,电煤需求的快速增长已经开始影响到电力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具有丰富的水力、风力等可再生能源。根据水能资源复查结果,我国水能技术可开发储量达到5.4亿千瓦,每年可发电2.47万亿千瓦时,其中经济可开发储量达4亿千瓦,每年可发电1.75万亿千瓦时,分别占技术可开发量和年发电量的74.2%和70.9%。目前,我国水电开发量为12857万千瓦,仅占技术可开发总量的1/4。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陆上风能资源可与水能蕴藏量相媲美,而2006年年底风能利用总量仅达到

  187万千瓦。

  如果将水能、风能、

太阳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资源利用起来,可有效降低煤炭资源消耗,降低电力对煤炭的依赖度,破解资源困局,实现电力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绿色发电缓解环境压力

  燃煤发电,不可避免要产生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空气污染物,同时产生大量温室气体,其中尤以二氧化硫的排放最令人担忧。

  我国每年二氧化硫的环境容量为1200万吨,而2005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2549万吨,其中火力发电排放总量达1328万吨,占全国排放总量的52%,单是火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就超过了全国环境容量。

  2006年12月12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第一次全国环境政策法制工作会上指出,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2010年将达到3200万吨,2020年将超过3500万吨。届时,我国50%国土面积都将被酸雨覆盖,80%的人口将处于严重的空气污染中。

  燃煤机组集中投产,火电比例持续走高,使环境日趋恶化。发展“绿色煤电”呼声再起。专家认为,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发电技术、煤制氢及二氧化碳分离和封存的煤基能源多联产系统技术、燃煤污染物综合控制和利用技术,是未来煤电实现高效和近零排放的主要途径。据悉,华能集团绿色煤电前期工作推进顺利,已有三个IGCC示范项目研究课题列入国家“十一五”863计划重大项目。

  与火电相比,水电以及新能源发电属于清洁能源。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发电,可以改善环境状况,从当前情况看,加快发展水电,相应减缓火电增速,是最为现实的选择。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统筹做好移民安置、环境治理、防洪和航运工作。”21世纪前二十年,是我国水电开发的黄金时期,抓住难得的机遇,做好移民安置、生态保护工作,加快推进水电有序开发,建设金沙江、雅砻江、澜沧江、黄河上游等水电基地和溪洛渡、向家坝等大型水电站,是水电建设者应承担的重要使命。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