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春节经济 庙会商场新促销拇指经济成新亮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7日 20:55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任万霞报道

  2007年2月25日,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发布了《2007年春节黄金周旅游统计报告》,报告显示: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9220万人次,比上年春节黄金周增长17.7%;实现旅游收入4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0%;在39个重点旅游城市监测的179家商业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44.5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1%;监测的174家餐饮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3.4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9%。

  除了传统的餐饮、旅游、酒店等春节赚钱大赢家,在今年的春节市场,出现以下三个方面的新变化。

  庙会:挑起“假日经济”大梁

    香气扑鼻的小吃区,游客捧着面茶,攥着肉串香喷喷地吃着;琳琅满目的商品街,商家身着华服,戴着搞笑的面具,摇摆着身体,招揽顾客。这是大年初五记者在地坛公园庙会上看到的热闹场面。

  一直以来,庙会都是民俗风情和文化的集散地,但如今,它已经演变成一种“一日能销百万钱”的“喜庆消费”新方式,挑起了“假日经济”的“大梁”。

  在民间艺人的手中,一勺糖转眼间变成了小糖猪,大个的15元钱,小的也卖到5元钱。这是记者在石景山游乐园庙会上看到的。 记者了解到,一天净赚500元钱,20天庙会下来净赚1万多元钱。卖棉花糖的一天也能卖出200多元钱。而捏泥人的一天赚1000多元钱不成问题。

  据记者了解,地坛庙会美食街第一摊位的摊位费就有12.7万元,而这个业户打算春节7天赚回100万元。这足以说明北京庙会经济的运作已经比较成熟。

  “春节我逛庙会去了!”2月25日,四川日报记者在成都调查部分读者春节文化消费时发现,“庙会”二字出现频率颇高。庙会消费也已经在成都形成新的经济亮点。在沈阳,庙会也在变着花样地吸引人们的眼球。业内人士认为,各地“庙会经济”日渐红火,并逐步粗放型进入比拼创意的竞争格局,如此大规模的参与和颇丰的收入,使得庙会挑起了“春节经济”的“大梁”。

  商场不返券 销售稳增长

  在北京的新世界商场,正在购物的宋小姐告诉记者:“以前的返券不但要算计来算计去,而且很容易为返券而去买了不需要的东西,现在明着打折,省心多了。”

  记者也了解到,曾经作为各商家“看家法宝”的返券促销开始逐步被明折明扣、消费送礼、购物有奖、服务和品牌促销所替代。

  虽然没有了返券促销,但是各百货店零售额仍保持了稳步增长,据北京市商务局统计,新世界商场同比增长了15.7%,君太百货的涨幅也达到了14.5%,当代商城更是创造了2072万元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达19%,创同期历史最高水平。

  “拇指经济”撬动大杠杆

  近几年,短信拜年已被人们欣然接受并成为春节新的消费热点。记者从身边的亲朋好友和同事处了解到,光是拜年短信,平均每人都发出了百条左右,更有朋友惊呼“三十那天就光发拜年短信了,信箱都爆了。”

  根据最新统计,在新春佳节的七天长假期间,全国仅仅手机短信发送量达到110亿条,市场收入11亿元,再创新高。其中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七,中国移 动通信手机短信发送量达到84亿条,中国联通的手机短信发送量达到26亿条,与去年同期相比,保持了一个较好的增长势头。

  以短信基本资费每条0.1元计算,全国110亿条短信发送量意味着11亿元的市场收入,仅仅依靠短信,移动运营商们就实现了每天收入超过亿元。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