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伤心之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1日 03:29 中国经营报

  来源: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汪静

  对于弱势外来品牌而言,中国车市或许会是一座伤心之城。伴随着高智商的权谋和文质彬彬的血腥,总有一抹灰暗的色调。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开放式发展,从早期的三家独大(一汽、上汽、东风),到群雄并起(全球知名汽车品牌几乎全部进入中国),再到跑马圈地的贴身肉搏。2006年北京车展上,81家汽车品牌参展,甚至超出百年底特律车展的参展品牌数量(共58家),其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是它的红火,让人欲罢不能。相关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汽车市场全年汽车产销量分别达727.97万辆和721.6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7.3%和25.1%。而据商务部预测,2007年汽车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产销量将双双突破800万辆。

  车市的高增长率与高竞争度是否匹配?2007年,长安铃木和南京菲亚特的不佳表现引人关注,他们说需要时间调整,但也许留给他们的时间已不多了。

  参照成熟汽车市场的发展规律,竞争到一定阶段,某些实力相对较弱的品牌被PK出局的现象将在所难免。以美国市场为例,2002年,克莱斯勒“顺风”品牌(1995年克莱斯勒投资改造的普利茅斯车Valiant)在严重亏损声中随风而逝;2004年,当最后一辆奥兹莫比尔汽车Alero(奥兹莫尔比汽车工厂成立于1879年)驶离工厂大门后宣告品牌“寿终正寝”;2006年底,由于与奔驰、

宝马等顶级
豪华车
竞争失利,德国大众汽车集团不得不宣布豪华轿车辉腾(Phaeton)退出美国市场。

  国际调查和咨询机构毕马威

会计师事务所(KPMG)预测,未来五年内,全球汽车企业特别是零部件企业将卷入大规模的重组浪潮中。

  每个厂商都认为自己可以分享到中国车市的成长乐趣,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愿以偿。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