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东星航空拒走低价路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9日 10:07 中国民航新闻信息网

  本报记者李英辉昨(8日)天上午,东星航空公司的空客A319飞机从德国汉堡飞抵武汉天河国际机场。这是这家民营航空公司在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引进的第三架空客飞机。东星集团总裁兰世立在随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东星航空将不同于其他四家民营航空公司,绝对不走低价路线。

  背靠旅游实现盈利

  东星集团总裁兰世立介绍,这架飞机引进之后,当天下午就执行武汉—广州的航班任务。从2月9日开始,东星航空用这架全新的空客飞机开通武汉—青岛、武汉—三亚的航班。对于人们关心的票价问题,兰世立表示,虽然是新成立的民营航空公司,但东星航空的机票卖得并不便宜。尽管在新航线开通的时候会推出一些特价机票,但东星航空的总体机票水平与同在武汉的国航、东航、南航的机票水平相当,而且每个航班的头等舱几乎都销售一空。

  记者了解到,东星航空自从2006年5月19日首航以来,已经累计承运旅客超过28万人次,飞机平均客座率超过82%,实现销售收入近2亿元。

  与国航等三大航空公司相比,东星航空的品牌度和航线网络的优势不突出;与奥凯、鹰联等新兴的民营航空公司相比,东星看上去也没有过人之处。东星为何能够在不降低票价的前提下实现盈利?东星航空公司总经理周永前一语道破,东星航空后面有东星国旅的支持,两者之间实现了优势互补。

  周永前表示,在传统的航空公司中,公司主要的精力是制造航空产品,开通航线,至于什么人坐飞机,这不是公司需要重点掌握的。在多个航空公司开通相同航线的情况下,为了争取有限的乘客,价格战就不可避免地打响了。而东星航空不同的是,由于东星国旅的支持,航空公司与旅行社共同打造出一个产品,推向市场。在运输旺季的时候,航空公司主要面对的是商务客人,票价水平也比较高,航空公司收益显著;在运输淡季的时候,旅行社组织客源,支持航空公司。东星航空坚决不走低价路线,靠得也是旅游的支持。

  兰世立表示,东星国旅在全国16个城市有120个营业网点,每天销售的机票数量大约1500张,其中50%的机票都是东星航空自己的产品。相反,东星航空公司的成立,也反过来促进了东星国旅的业务增长。2005年,东星国旅的营业收入为1.7亿元,到了2006年底,这个数字变成了3.7亿元。

  不认同“春秋模式”

  自奥凯航空在2006年3月首航以来,目前投入商业航班运营的民营航空公司已经有5家,分别为奥凯航空、春秋航空、鹰联航空、东星航空、吉祥航空。在这五家民营航空公司中,目前仅有春秋航空、东星航空公司两家实现了盈利。两家航空惊人的相似,都是“航空+旅游”运转方法,都是单一的空客机队,但兰世立却不认同春秋航空的模式。

  兰世立介绍,春秋航空的目标是做中国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奋斗目标是美国享有盛誉的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因此春秋航空的机票销售没有进入中航信的销售系统,虽然看似节约了销售成本,但也局限了市场的发展。除了在春秋的网站和门店销售之外,全国的数万名代理人都无法出春秋航空公司的机票。而东星航空公司的做法是一次性无偿授权全国所有的正规机票代理人都可以销售东星航空公司的机票,虽然每张机票要支付一笔手续费,但销售渠道彻底打开了。

  春秋航空以低票价出名,在去年11月30日还推出了上海至济南的1元机票。兰世立称,对于航空公司而言,应该推出的是适合市场特点的价格,而并非是低价。1元机票,看上去机票价格只有一元,但旅客仍然要交燃油附加费和机场建设费,旅客有被欺骗的感觉。东星航空只是在新开航线时推出部分1折机票,很快机票价格就会恢复到正常水平。东星的目标是要做国泰、新加坡航空那样的高品质航空公司,绝对不会在价格上做文章。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