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国内旅行社业三大症状 小企业病缠身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1日 07:32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索佩敏

  “中国的旅行社现在最大的特点是大的不大、小的不小,产业格局极为不清晰。”国旅集团副总裁陈荣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如此感慨。他指出“小企业病”是目前国内旅行社存在的最大发展问题。

  症状1 :“倒管理”分散资源

  “在旅行社业,是总经理看部门经理眼色,部门经理看销售人员眼色。”陈荣指出,目前国内相当一批旅行社仍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倒管理”模式,而“倒管理”模式的源头就在于旅行社最前端的业务员拥有过大权力,尤其是将核心的客户资源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的恶果之一就是一线人员的频繁跳槽,公司业务难以稳定发展。

  而中旅集团一位内部人士也坦言,中国旅行社业最大的弊病在于以OP(即Operator,也称计调)为核心,OP集诸多功能于一身。该人士指出,西方一些成熟的大型旅行社是严格按照流程分工(见主图),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人员负责。德国凯撒集团旗下的北京凯撒国际旅行社市场部人士表示,“在凯撒,各个流程之间有严格的限定,例如计调不允许直接面对客户,即时接到客户的电话也必须转给负责销售的同事。”

  “如果说西方旅行社是制衣厂,中国旅行社就是裁缝店。”上述中旅集团人士指出,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权力过度集中,OP一人包办从外联到计调、收款、发团乃至出全陪等整个业务流程,容易产生腐败。

  根据国家旅游局的数据,2005年全国共有近1.7万家旅行社,总资产419亿元,但净利润仅为1.27亿元,收入净利润率仅为0.11%。

  中国的旅行社业利润真的已经到了如此之低的地步么?

  对此,一位旅游业内人士表示,造成最后总利润低下的重要原因在于,旅行社的每个环节都充斥着灰色收入,旅行社从接到一个团,一直到给到当地的地接社,“每一步都是待价而沽”。由于客户资源掌握在OP手中,且OP全程参与,因此可以从每个环节收取回佣。以地接社给OP的价格为例,目前OP主要是按照人头收取费用,“出境游按照目的地国家,大概是几十元不等,省外一般是10-20元,周边短途游则是2-3元左右。”该人士报出了目前业内的大致行情。

  由于多年形成的体制难以在短期内彻底变革,令国内众多旅行社在承受恶果的同时,不得不继续依赖OP模式保持业务的稳定。

  也有少数旅行社企业正在逐步向西方模式靠拢。春秋国旅发言人张磊指出,“我们现在招聘时,做过旅行社的一个不要。”张磊透露,推行初期,总经理室三令五申要求进行外联与计调分工作业,但上海的华东接待部先是对指令置之不理,随后几位骨干分别离社,最后华东接待部在经理的带头下集体辞职,也带走了很多客户和导游。总经理室随即抽调从未直接从事过旅游业务的人员,组建新的华东接待部,重新开展业务,其结果是,华东接待人数从原来持续徘徊的2万人突破性地增长为11万人,并成为华东散客接待大社。

  症状2 :尴尬中间层太多

  事实上,除了自身业务流程没有形成分级,目前国内整个旅游市场也没有形成有效的产业分工。“这个市场里最大的和最小的都太少,尴尬的中间层太多。”陈荣如此表示。

  海外旅游业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体系,即批发商-代理商-销售商,批发商处于金字塔尖,是一些大型旅游集团,拥有强大的产品研发和统一采购能力。代理商一般为中型的旅行社企业,除了自身向客户销售以外,更可以将其再分包给各个更小型的销售商来销售。而小型的销售商除了销售上级代理商的产品,也可以凭借自身规模小、灵活的优势,在当地市场开辟一些特色服务。

  凯撒旅游集团董事长陈茫就曾透露,凯撒在欧洲市场只要专心开发产品即可,销售业务主要交由其他零售商负责,从而令旅游市场分工明确,实现高效率和高收益。而北京凯撒市场部人士认为,要成为批发商,需要同时拥有强大的当地接待能力和产品研发能力。

  但是,目前在国内,大多数旅行社企业一方面缺乏批发商的产品研发能力,另一方面又难以形成特色服务。中旅集团一位人士表示,对于国内很多大型旅行社来说,很多在国内游市场能够扮演批发商的角色,但在出境游市场上,就只能沦为海外批发商的代理商。与此同时,各地市场上的一些小型旅行社缺乏开发特色服务的能力,只能通过恶性降价来吸引客源。

  “这个行业现在是过度竞争和竞争不足并存。”陈荣指出,对于一些高端的产品,例如为小团体度身定做旅游业务,国内很多旅行社不具备竞争实力,而对于一些同质化的产品市场,大多数企业都挤在当中厮杀。

  症状3 :风险管理意识差

  尽管受到携程、e龙等在线旅游企业的冲击,目前国内旅游业仍然有相当大比例的业务,依靠门店销售来实现。为此,各大旅行社都在积极跑马圈地,通过并购、加盟等多种方式来实现网络的扩张。但在扩张过程中,国内旅行社在风险管理意识上的薄弱也在暴露。

  而对于一些小旅行社而言,目前入行的资金门槛仍然较高。根据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旅行社管理条例,国际旅行社注册资本不得少于150万元,经营入境和出境旅游业务,还需分别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交纳60万元和100万元质量保证金;国内旅行社注册资本不得少于30万元人民币,并交纳10万元质量保证金。

  对此,张磊表示,由于门槛较高,很多旅行社采取了承包挂靠的方式,即在一个大的品牌下,将具体业务承包给各个小的代理商。这样做,虽然能够快速扩张,但不可避免地会带来风险。陈荣指出,由于承包制下的很多代理商属于非法人实体,一旦出现纠纷,法律风险还是由旅行社承担。更重要的是,承包商如果做出违背旅客利益的行为,最终损害的是旅行社的品牌形象。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81,10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