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港澳再获进门证 内地千家货代企业受冲击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1日 04:41 第一财经日报

   陈姗姗

  资源分散、信息不足、网络不够是内地航空货代企业典型的“三不足”,相反,港澳地区的航空货代企业最大优势就是经验丰富、网络发达

  继内地航空机票销售市场向港澳企业放开后,《第一财经日报》昨天获悉,内地航空货代市场也已对其敞开大门。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秘书长魏振中告诉记者,与机票分销相比,航空货代市场的开放影响更大,外资企业由此也可绕道港澳进入内地,而内地分散的航空货代企业将因此受到严重冲击。

  本月30日,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就《中国民用航空运输销售代理资格认可办法》(中国航协〔2006〕09号文件)作了补充规定:允许符合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定义的香港、澳门航空销售代理企业在内地设立合资、合作或独资航空运输销售代理企业,注册资本及其他相关要求与内地企业相同。

  航空运输销售代理企业,既包括客运销售代理,也包括货运代理。“客运销售代理不能经营内地之间的业务,只能做内地到国际和港澳的一类业务,而对货运代理的开放程度更大,不仅可以做一类,内地之间的二类代理业务也可以做。”魏振中透露。

  根据波音公司最新的《世界航空货运市场预测》,中国内地空运市场在未来20年将以10.8%的速度增长。因此,内地的航空货运市场拥有巨大商机。

  据中国航协统计,目前内地航空货代企业达1930家。不过,魏振中告诉记者,资源分散、信息不足、网络不够是内地航空货代企业典型的“三不足”。相反,港澳地区的航空货代企业最大优势就是,拥有多年国际货代业务经验,且网络发达,不像内地企业只能门对门、点对点。

  上周五,国际快递物流巨头DHL宣布,将通过其在中国的合资公司丹沙中福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进入内地航空货代市场,该公司成为首家进军内地航空货运市场的国际货运商。有消息称,利用内地航空货代市场向港澳地区开放的契机,另一大国际快递物流巨头UPS也打算通过在香港注册公司“曲线”进入内地,不用像DHL一样在内地设立合资公司,因为目前除港澳地区以外,外资尚无法独资经营内地航空货代业务。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