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中国企业暗暗较劲:摩托耐磨技术令洋品牌甘拜下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9日 13:50 中国经济时报

  中国摩托车企业创新调查之一:电喷技术:强烈刺激中国摩托车业的神经

  -中国摩托车企业 创新调查之二-本报记者 祝慧 尚志新

  钱江摩托:耐磨技术令洋品牌甘拜下风

  尽管大多数日本摩托车企业最初也是模仿欧洲制造发展起来的,但是提到中国摩托车制造,日本企业一般都会用骂街的口气说“你们只会模仿”。为此,中国企业都在暗暗较劲,下力气寻求技术突破。

  在这方面,钱江摩托让中国概念实实在在地“风光”了一回。

  2005年,钱江摩托在全国开展了无机油耐磨擂台赛,这是一场针对合资品牌的产品耐磨性能大比拼。活动的主要内容是:把

摩托车里的机油全部放掉,跑2000公里,钱江承诺:只要有任何一辆其他品牌的摩托车能和钱江摩托抗衡成功,都可以当场奖励5万元现金。 然而,从2005年7月开始一直到年底结束,在全国各地7000余场的擂台赛中,应战者寥寥无几,只有一个洋品牌是以个人的名义参加了擂台赛,最后以失败告终。

  在关键技术上追求领先

  众所周知,发动机是摩托车的“心脏”,评价发动机工作性能的主要指标有经济油耗、耐久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等。耐磨实质上就意味着机器的使用寿命长。

  这一点,钱江早就注意到了。

  2006年的一个下午,一辆需要维修的钱江摩托车开进浙江嘉兴的一个维修站。当维修工们打开摩托车准备检查故障时,被眼前的情景吓呆了:发动机已经滚烫,如果再不及时降温,后果不堪设想。

  同该用户交流后,维修工人更是吓出一身冷汗。原来,这位用户竟不知道摩托车需要加机油,这辆摩托车开了两万多公里,连一次机油都没加过。期间,这辆摩托车还经常被用户当做载货工具。

  “修了这么多年摩托车,还没见过这样耐磨的车。”钱江摩托的耐磨技术让维修工大为惊叹。

  经过调查,记者发现钱江摩托的耐磨品质在业内久负盛名,在市场上有着很好的口碑。为此,消费者还喊出了“耐磨就是钱江”这样的口号。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了解。

  当1999年第一代钱江摩托车下线时,钱江就已经将耐磨技术作为产品的核心技术开发点,第一个在国内提出以“耐磨”为卖点。当时,中国摩托车产业在耐磨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

  “这是与其他品牌打拼的一个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钱江摩托董事长林华中说。

  “当时,中国摩托车产业的同质化程度已经很高,若不搞新技术就没什么差异化。我们想到了耐磨的差异化。”钱江摩托总经理郭东劭说。

  “那时很多厂家都强调发动机的整体性能好,但发动机的性能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大家不是很了解。我们研究发现,发动机性能的降低主要是磨损引起的,我们决定解决发动机耐磨的难题。”钱江摩托发动机研究所所长邓定红说。

  对于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企业而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如果所实施的差异化存在排他性,就会出现消费群体偏小,市场份额难以扩大的问题;另一个问题则是,如果公司因此付出了较高的成本,消费者是否愿意为此支付更高的价格?

  在钱江摩托看来,第一个问题并不存在,因为耐久性是所有消费者关注的话题,并不具有排他性,但是,第二个问题不能不考虑。

  近年来,中国摩托车行业充斥着低水平的价格竞争。2001年,摩托车行业首次出现整体亏损。2002年,国内前八大厂商产销摩托车485万辆,占整个行业产销量的40%。与巨大的产销量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他们每卖出一辆摩托车,平均只能赚到2.49元,跟卖1袋速冻元宵的利润差不多。

  面对如火如荼的价格战,钱江显得非常坦然和平静。从引进美国道康宁技术开始,钱江对于耐磨技术的渴求,到了近乎虔诚的境界。在行业内相继出现水冷技术、合金材料技术、

等离子技术、纳米技术等诸多分支体系时,钱江始终将目光定格在“耐磨”上。

  “我们不去跟人家拼价格,你买一辆便宜摩托车,5年以后要换零件,但这个厂不存在了,你找谁去呀?我们卖给顾客一辆摩托车,要给他的不光是现在,而是未来10年实实在在的服务。”林华中自信,绝大部分消费者对于摩托车这种产品愿意为“安全耐用”支付更高的价格,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一比例将越来越高。

  令洋品牌甘拜下风的耐磨技术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继钱江一代耐磨技术之后,钱江于2004年成功推出了钱江耐磨二代产品,在5万公里试验中得出的数据是:主要零部件磨损接近零,整车油耗下降20%,并在平台试验中创造了无机油状态行驶2000公里纪录。这在国内所有本土及合资品牌中是绝无仅有的。

  据邓定红介绍,钱江的第一代耐磨技术是1994年引进美国道康宁公司用于航天、航空及军事等领域的纳米级固体减磨技术,对发动机实行双重保护,也就是通常说的采用“黑活塞”、“黑机油”。黑活塞作为第一重保护适用于发动机作为预保护,含有二硫化墨作为固体添加剂的黑机油实行第二重保护。第二代耐磨技术是在第一代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发动机内部的磨损降到最低极限,它综合运用了三项世界领先的抗磨技术,即在固体保护膜和含纳米颗粒专用机油的基础上增加了预变技术和离子自动修复功能,根据零部件在高温高压环境会发生变形的特性,进行反变形加工,令经过磨合期的零部件回复正常状态;并在二代专用机油里添加具有自动修复功能的抗磨剂,通过机械运动中热能与压力共同作用,激活抗磨剂中的纳米级离子物,使颗粒自动渗入金属结构中,填补金属表面的凹陷。这样,使摩托车在运动中的金属之间的磨损趋近于“零磨损”,延长发动机寿命。

  “我们曾经做过一个关于发动机耐磨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仅是使用第一代耐磨技术的发动机,5年的磨损程度就只相当于一般发动机半年的磨损度。”邓定红说。

  邓定红告诉记者,国内摩托车企业对发动机耐磨性能的研究起步很早,每个厂家都在研究发动机耐磨方面投入了很大精力。从这个角度来说,磨损概念不是钱江所独创,但把磨损作为摩托车性能好坏的一个评判标准并被消费者广泛接受,这个是钱江独创的。“由于每个厂家在耐磨方面所使用的方法不同,我们很难一一评判,但是钱江作为中国耐磨第一品牌的地位是肯定的。就耐磨技术而言,钱江的功力已经达到八成以上,其他企业顶多只有两成。钱江在综合的耐磨层面至少领先其他企业两年以上。”

  处于耐磨第一品牌的地位,在很多展会的钱江产品展示台上,其系列化的耐磨产品阵列整齐,而其他打着“耐磨”旗号的品牌在展台上却形单影只,产品种类屈指可数。

  浙江元通集团摩托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陈斌饶有兴趣地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2005年钱江摩托在全国开展无机油耐磨擂台赛期间,“浙江金华兰溪有个其他品牌的摩托车经销商很不服气。他认为他店里卖得那么好的国外品牌怎么也不可能输给国内品牌。在擂台赛当天,他气势汹汹地将店里的摩托车开上擂台,当着在场一千多人的面,两辆摩托车放光机油之后开始在擂台上绕圈。转了十几圈后,这个经销商说是绕圈太累,于是两辆车就处于发动状态放在一边,前面继续表演其他节目。半个多小时后,钱江摩托发动机还在工作,另一辆摩托车终于熬不住熄火了。”

  陈斌告诉记者,那天不少在场的观众都很惊讶国产品牌车居然能比国外品牌强,很多人都说以后再买车就买钱江的。“作为销售钱江的经销商,听到这些话,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在我们这里进行的擂台赛,就没人前来挑战。将机油放掉后,绕着我们镇一圈差不多四、五公里下来,骑车的人感觉一点事没有。”浙江临安市东方红商贸有限公司钱志军告诉记者。

  在采访中,钱江摩托营销有限公司服务营销中心总监助理余思成还给记者讲了另外一个故事:在做擂台赛之前,钱江做了一次关于无机油耐磨的公证。在放完机油之后,摩托车每天都出去行驶,公证员跟踪证明,到了晚上由公证员将车贴上封条,第二天早上拆开,继续行驶。在跟踪了9天、行驶2198公里之后,公证员就跟钱江商量说,是不是差不多了?“其实我们还能跑,但跟随全程的那两个公证员跟我们开玩笑说,跑了两千多公里都没问题,谁知道还要跑多久,他们跟踪的人都觉得很辛苦了,而且这个数字已经挺让人吃惊的。”

  在给记者讲这个故事时,余思成显得很得意。他说,钱江卓越的品质让他很自豪。

  技术创新给钱江带来更多消费者

  钱江卓越的耐磨品质极大地调动了商家的经营积极性,提高了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度,钱江也收获了来自消费者的认可和推崇。

  目前,钱江公司国内、国际市场销售情况均呈递增趋势,发展势头良好。作为单一民族品牌,钱江摩托销量连续6年占行业第一位,年产销量达100万辆。除畅销国内市场外,在欧洲、美国和

墨西哥等也占有较大的市场,是国内摩托车对欧美市场最大的出口企业之一。在欧洲市场,2005年钱江摩托的销量达5万多辆,预计2006年将达到10万多辆。

  “它本身的重量就比其他摩托车重很多,显得很坚固,从外形上就让人觉得很踏实安全。我们特别将它的发动机与其他品牌的发动机做了下比较,钱江的要重两公斤呢。”浙江省德清县宏旺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洪昌告诉记者,很多到他店里来的顾客都很青睐这个品牌。

  “我今年5月份才开始做钱江摩托。此前也做过不少品牌,但感觉钱江做起来比较容易上手,因为很多人都很信赖这个牌子,不用你介绍,他自己就会主动问钱江有哪些型号之类的问题。其实机械类的技术都是靠沉淀来的,钱江这么多年来的技术沉淀绝对是个领先优势。”浙江省嘉善县的摩托车经销商黄叶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由于听到的都是对钱江耐磨的赞扬之词,记者在采访相关经销商时也曾试图打听钱江耐磨的不足之处。然而,受访的经销商都没能说出什么缺点。

  “其实,对于钱江的耐磨都不用什么很高深的测试来证明,在清洗各种品牌的摩托车时,你会发现其他品牌的车放出来的机油里有很多发光的铁屑,但是钱江的车没有。在太阳底下尤其明显,其他车放出的机油闪闪发光,钱江放出的机油就是黑的。”在浙江的一个摩托车修理铺里,正在修车的一个小伙告诉记者。

  家住山东淄博市的消费者孙奎忠告诉记者,他从2002年开始就一直骑钱江,觉得这个品牌很不错,“其他车在行驶300-500公里后就要首次换机油,再行驶1000公里后就要第二次换,钱江的车却能在5000公里或一年内不需要换机油。能省不少钱啊。”

  “我们这儿的路况不是很好,我还经常用它驮货物,骑了这么久,别人看着还以为是新的呢。”浙江临安的汪学武对钱江同样赞不绝口。

  “因为是第一次买摩托车,而且开了这么久也一直没感觉出什么异样,所以就没去管过它。”上文提到的那个行驶两万公里都没加过机油的用户这样说。

  钱江摩托多年来对耐磨技术的执着追求,磨出了品牌价值,磨出了市场口碑,磨出了消费者的信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