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煤炭运力短缺促买卖双方联手做假 催生虚造合同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9日 02:56 中华工商时报
供需差距居高不下买卖双方联手做假 2007年全国煤炭产运需衔接合同汇总会议,本周在桂林结束了。会议数据中心汇总的数据显示,煤炭运力供需存在巨大的缺口:截止到15日,共录入煤炭订货合同12亿吨,其中电煤合同签订量达到7.23亿吨;而国家2007年跨省区煤炭运力配置框架方案中所确定的调控运输目标,则分别是7.38亿吨和5.31亿吨,最大的缺口达到4.42亿吨。 实际上,会议召开前,业内对2007年全国煤炭运输量的预测,仅铁路部分就达到14亿吨左右,如果最后的汇总数字果真是这么多的话,运力供需两者之间差距就更大了。 实际缺口是否真的有这么大?据业内人士判断,12亿吨录入煤炭合同中,有相当部分是虚假合同,这导致合同录入量大大超过国家计划的纳入跨省区衔接量。所以铁道部运输局一位负责人不以为然地说,“报多了没有用,不能运那么多”。 为什么会出现虚造合同量的现象?这恰恰又是运力短缺引起的。 “头戴三尺帽,留备砍一刀”,这是煤炭贸易行业内部普遍采用的一个招数。由于运力短缺,提报的运输计划通常只能满足一部分,所以煤炭发货单位就尽量多报“需求”数量;今年改革定货会制度后,运输部门依据煤炭供销合同安排运力,买卖双方为了最大限度获得运力保障,所以就虚造合同,加大运力需求量。 签订虚假合同的问题,国家发改委事先已经预料到了,所以在“通知”中就特别提到要“严厉禁止”。但是,运力短缺尤其是铁路车皮难搞到手,促使煤炭买卖双方联手在合同中故意多填交易量,或者签订“阴阳”两份合同,这种做法与以往的虚报运力需求如出一辙。用户担心如果实事求是地填写,很有可能被砍一刀,那就傻了。 尽管签订的合同量含有水分,而且今年铁路运量仍在增加,但运力紧张难以满足需求、实际供需之间仍然存在巨大缺口,所以国家今年继续像往年那样执行计划经济管理方式,对运输货物实行“重点物资”和“非重点物资”的区别,优先保证“重点物资”的运输。 在《关于做好2007年跨省区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的通知》中,国家发改委指定了优先安排运力的6类“重点”对象:一是产业政策鼓励和符合项目审批(核准)规定的企业;二是符合准入条件和节能降耗、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好的企业;三是上年合同兑现率高的企业;四是中长期合同;五是单笔在20万吨以上的大宗合同;六是运力增长的重点线路和大客户、战略装车点。照顾“重点”意味着非重点的靠边站。 在总体短缺的同时,今年运力的供应还存在空间分布不平衡问题:大秦线通过改造,今年运能将再增加5000万吨,达到3亿吨,与之配套的秦皇岛等北方七港,煤炭通过能力将达到5亿吨以上,所以华东华南地区的需求能够得到较好保证;但其他运煤线路在短期内不会有明显增加,长江沿线的煤炭运输受三峡船闸施工等影响,通过船闸的煤船数量有限,由国家发改委实行过闸指标管理,目前倒卖指标现象很猖獗,一个船次的指标卖到8万元。整体而言,中西部地区新增资源、运力有限,还会处于偏紧状态。 今年铁路运力配置有新的变化:框架方案按铁路局、按限制口、按重点用煤行业下达,不再具体分解到煤矿和用户。这一新变化对煤炭企业和用户企业的供需衔接提出了新课题:越是落实不到具体的煤矿和用户,他们越是不塌实,能多报就多报,反正国家没有处罚措施。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