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国内青蒿素出口窘境有望破局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7日 03:51 第一财经日报
复方青蒿素制剂获批并投产 邢少文 青蒿素类药作为目前全球公认的最佳抗疟疾药物,其生产和临床研究中心都位于中国,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中药药物 华立、桂林南药、新南方科技等都已向WHO递交相关预认证材料,力争成为直接供应商,并力争改变知识产权缺失的局面 由于可能导致的耐药性威胁,2006年年初,世界卫生组织(WHO)曾呼吁全球制药企业停止上市和销售抗疟疾药物青蒿素单方制剂药,这给全球青蒿素原料主要供应商的中国企业出口蒙上了一层阴影。而这层阴影或将在不久消散。 昨日,《第一财经日报》从在广州召开的第二届国际青蒿素类药临床评价研讨会上获悉,一种新的复方青蒿素制剂——第四代复方青蒿素药物Artequick已于去年获批,并开始投入生产。而该药物的生产企业广东新南方青蒿素科技有限公司也跻身为继华立、昆药、复星集团桂林南药之后国内第四家拥有复方青蒿素制剂产品的企业。 青蒿素类药作为目前全球公认的最佳抗疟疾药物,其生产和临床研究中心都位于中国,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中药药物,产品主要供应非洲和东南亚国家。自被纳入WHO采购目录之后,其不断放大的市场需求已吸引国内多家企业介入,但由于WHO采购需经过供应商GMP审查和预认证审核,这将国内企业挡在了直接供应商的门外。而瑞士诺华制药公司及法国赛诺菲公司凭借在后期研发上的优势获得了直接供应商地位,中国企业则沦为其产业链中的下游——青蒿素原料及制剂供应商。 与此同时,国内青蒿素生产企业虽然与诺华和赛诺菲有着稳定的订单关系,但制剂专利权和品牌都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 受累于单方制剂出口的受限以及原料种植的盲目扩张,自去年以来,青蒿素原料收购价格开始雪崩,从高峰期的6800元/公斤一路下滑至3000元/公斤以下。但原料价格的下跌并不妨碍制剂的全球供应短缺格局,据统计,2005年国内三家单方青蒿素生产企业出口额达3000万美元,与WHO复方制剂采购订单总额基本持平。 国内企业显然并不满足于这种现状,华立、桂林南药、新南方科技等都已向WHO递交相关预认证材料,力争成为直接供应商,并力争改变知识产权缺失的局面。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第一财经的网站:www.china-cbn.com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21—52132511(上海)10—58685866(北京)020—83731031(广州)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