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白酒业回到春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6日 03:01 第一财经日报

  边长勇

  用“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形容白酒行业形势变化之快还不够贴切。

  在上个世纪末,中国白酒行业还处于苦苦挣扎的谷底,产量从最高峰的800多万吨跌至300多万吨,企业利润微薄,但仅仅几年之后,中国白酒企业就开始复苏。

  据中国酿酒协会资料,2005年白酒总产量349.37万千升,同比增长15.03%,实现了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最大的增长幅度。2006年前10个月,白酒产量达到311.25万千升,同比增长17.7%。

  粗略划分,中国白酒可以分为全国品牌和地方品牌。

  近几年的地方品牌最显著特点就是 “占山为王”。前几年,鲁酒领军品牌秦池依靠广告轰炸,大手笔进军全国市场,一段时期内白酒地方“诸侯”纷纷效仿,但都相继铩羽而归。现在的白酒地方“诸侯”已不再对全国品牌梦想趋之若鹜,相反都在自己本地市场中深耕并拥有了强势份额。

  中国白酒行业的“塔尖”位置依然主要由茅台、

五粮液、剑南春、古井贡等八大名酒形成的全国品牌阵营占据,也几乎集中着全部的白酒上市公司。占据“塔尖”最顶端部分的,传统上被认为是“茅(台)、五(粮液)、剑(南春)”。

  2005年,五粮液销售额达到150多亿元,其快速发展原因之一被认为多品牌战略。被誉为“国酒”的茅台,与五粮液相比,没有过多复制子品牌,而主要挖掘茅台酒的潜力。2005年,贵州茅台销售收入为39.3亿元。

  与茅台、五粮液相比,剑南春发展相对缓慢,传统上被认为处在第二梯队的泸州老窖和水井坊因在超高端市场的良好表现反而更抢眼。

  中国高端白酒市场快速增容,让茅台、五粮液等全国大品牌受益颇多。目前各大白酒企业都拿出了价格在几百元左右的形象产品。全高端市场拥有良好的利润率,且因资源稀缺和特殊的消费特点,涨价风潮频频。

  当然,现在发展态势不错的白酒行业并不是高枕无忧。人们越来越重视过量饮酒给身体带来的伤害,并且政府在打击腐败过程中可能抑制高端白酒的销售,都是白酒产业发展的隐忧。

  白酒春天能维持多久,也许将是行业关注的下一个话题。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第一财经的网站:www.china-cbn.com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21—52132511(上海)10—58685866(北京)020—83731031(广州)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