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环保总局对违规地区企业实施连坐惩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1日 07:00 中国青年报

  82个违规项目被通报 涉及资金1123亿元

  本报北京1月10日电 (记者 刘世昕) 今天,国家环保总局对屡屡违反环境影响评价法的4个地区和4家企业首次行使“连坐”这一杀手锏——环保部门将暂停对河北省唐山市、山西省吕梁市、贵州省六盘水市、山东省莱芜市,以及大唐国际、华能、华电、国电等四大电力集团新建项目的审批,直到这些地区和企业的违法项目整改结束。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说,这是环保部门成立近30年来首次启用这一行政惩罚手段。

  被老百姓比喻为“连坐”的制度,在环保专业的行政术语里叫“区域限批”,过去只在专家的建议中出现,具体是指如果一家企业或一个地区如果频繁出现违反环评法的事件,环保部门应该有权暂停这一企业或这一地区所有新建项目的审批,直至该企业或该地区完成整改。

  2005年年底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明确了环保部门“区域限批”的权利。

  潘岳介绍说,近期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对新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有82个项目严重违反环评法和“三同时”制度,这些违规项目总投资额高到1123亿元,涉及全国22个省市的钢铁、冶金、电力、化工等12个行业,其中违规项目的重灾区有河北省唐山市和山西省吕梁市。

  调查发现,违规项目的高发区中有相当一部分地区本身已经没有环境容量,但却仍然盲目发展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比如唐山市,在没有环境容量的情况下,全市依然建设了70家钢铁企业,而且80%没有经过环评,相当一部分企业规模小且布局分散,造成大气和水的严重污染。

  为什么这次环保部门要动用“连坐”制度?潘岳解释说,2006年以来,国家已经多次出台相关文件政策遏制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迅速扩张,但仍有一些地区和企业漠视国家的一道道禁令,在没有经过任何环境影响评价的情况下就盲目上马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在这种背景下,环保部门必须向对抗中央禁令的企业或地区动用重典。

  据悉,2006年是中国环境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全年发生严重环境污染事故161起,平均每两天一起;环境投诉已达60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30%;国务院年初提出的能耗降低4%、污染物排放降低2%的目标并没有实现,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

  仅此一年,国家环保总局在环评这道关口就停批缓批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163个,投资总额达7700多亿元,其中50%以上是钢铁、火电、石化等高耗能、高污染项目。

  潘岳表示,环保总局决不会让此次行动不了了之或流于形式,该部门将在3个月内分阶段向社会公布整改情况,并同时依据《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通报并建议监察部门对相关人员追究行政责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