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美新药研发放缓 是否惠及中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1日 01:11 北京商报

  美国新药研发面临瓶颈,同时也将给中国制药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昨日,国外有消息称,2006年美国新药上市速度放缓,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2006年共批准18种新药上市,与2005年持平,为近几年来最低。

  据了解,在2005年之前的6年中,美国平均每年批准的新药有26种,但2005年和2006年明显减少。其实这一消息早在很多医药研究机构以及业内人士预料之内。美国会计总署(GAO)的一份报告也曾指出,近年来,制药企业的研发开支日益上涨,而新药上市数却逐年下降。

  对此,分析家认为,导致“创新减弱”的部分原因是制药厂商正企图攻克一些复杂疾病,并不表示新药研发活动减缓。而一些美国立法者则认为,需要重新审视药品研发系统。

  财政压力是原因之一

  “新药研发放缓,一个原因是目前美国的

医疗保险费用短缺,这就意味着美国政府将不得不从其他税收中补贴不足的部分,因而造成了政府财政压力,所以目前美国政府在提倡为降低政府负担,患者尽量不使用昂贵的专利药物,转而用已过专利期的药或仿制药物,这降低了美国企业的研发热情。”一位中国药企人士昨日向记者介绍。

  另外,中国制药企业普遍认为,新药研发愈发艰难不仅是美企面临的问题,且逐渐成为所有跨国企业的心病。

  “化学药物发展至今已经面临一个平台期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中国医药国际交流中心主任芮国忠向记者表示,化学药品的研发其实就是要从多种化合物中筛选出有用的分子,所以研发出的新药越多,筛选出新有用物质的难度就越大,再加上患者对于药品安全的关注,相关监管部门对于新药的审批越来越严格,这些都导致了全球新药研发出现瓶颈。

  转战中药研发领域

  同时,芮国忠还指出,随着国际医药巨头们在化学药物领域日渐技穷,他们也即将开始一场全球药品创新资源的掠夺。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大量的跨国药企把研发中心设在了中国。

  “跨国药企在中国搞研发,很主要的原因是看中了我国中药以及天然植物药领域的优越条件。在这种情况下,跨国企业的进入可能提高中国药品研发的整体水平,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对于中国医药资源虎视眈眈的国外药企也可能成为中国药企的威胁。” 芮国忠强调。 肖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