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太阳能产业急速扩产 成本质量营销挑战多多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5日 04:22 第一财经日报
王佑 太阳能产业高烧渐退后,行业暴利时代将会结束。国内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也会受到新一轮检验。 近年,上游硅片制造工厂、下游的电池片及电池组件公司都在扩大产能。2007年、2008年将是这些企业的黄金扩产年。以无锡尚德为例,2005年的产能仅为82兆瓦,而2008年的目标则直接跳至 600兆瓦。林洋新能源的未来目标定格在近400兆瓦。天威英利 、南京中电、上海太阳能 、新疆新能源 、杉杉尤利卡、常州天合 、台湾茂迪等同行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和电池片产能也会有一倍至三倍的提升。与此同时,日本的主流太阳能电池供应商也不惜巨资大量生产太阳能电池,其中包括三洋电机、夏普和京瓷。 今年,全球太阳能电池市场规模估计比去年扩大三成,且未来全球每年可望持续增长30%。因为需求仍然存在,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依然被看好。 在上游,产能也会在2008年得到大量释放。生产太阳能全线产品的德国太阳能巨头SolarWorld在2006年 12月底宣布,将大幅扩产其硅片领域的产能,预计在未来的28个月时间内,产能将由现阶段的250兆瓦增至500兆瓦。另一大制造商——美国通用电气所属的通用硅材料有限公司也在中国南昌猛投6000万美元,兴建了年产500吨的多晶硅、单晶硅项目。 但在这种大举扩产的背后,新问题出现了。 欧洲市场的政府补贴开始减少,且对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认证要求更加苛刻。因此,国内厂商的质量是否都能顺利过关,现在还很难定论。 加拿大太阳能公司总经理陆光焰指出,虽然这几年太阳能电池组件价格扶摇直上,但质量、非贸易壁垒以及其他要求都会使整个市场遭遇一次彻底的洗牌。 2004年,太阳能电池价格还在2.8美元/瓦徘徊,而如今则达到了4.1美元/瓦,这种涨价引发了投资者的如火激情。 但随着欧洲RoHS指令(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的指令)的颁布与实施,对太阳能组件生产商将提出新的要求。 这种制约目前没有传递到太阳能电池组件上游企业——太阳能电池片的制造公司,但很快会传递到。而国际公司对太阳能产品提出了20年至25年的质量保证要求,对国内公司也是一种新的约束。20年之后,提供给海外的产品,是否还能维持比较高的转换效率难以保证。 陆光焰说,现在按照一些成熟的技术路线,国内生产组件线和电池线的问题都不大。 但还有一点不可忽视,有些国内公司仿冒国外组件周边设备的问题暴露无遗。比如,一些公司非光伏电池的配套产品上不能达标。如其接线盒、导线等材料上不断仿制国外公司品牌。在海外参展过程中,某些企业担心出现纰漏,又不得不现场拆卸,只卖不成型的产品。 上海交大的太阳能光伏技术教授崔荣强还有一个担心:短时间内国内的电池转换率是否可以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肩而行。在硅原料短缺的当下,很多电池制造商都在使用替代产品如回收硅来作为上游原材料,这使得有些公司号称的16%高转换率并不能如其所愿。 另一个市场变化在于,全球太阳能电池的营销重点也将会由以前的欧洲市场向美国及亚洲地区延伸。美国、日本等市场很有可能代替德国市场,成为今后的新亮点。 而有消息称,德国很可能在今年出台一系列政策,限制中国及其他地区的太阳能产品直销。这是因为太阳能电池迟迟没有全球统一的认证体系,德国政府是为了解决电池供应商鱼龙混杂,并保护当地公司的利益。 江苏一家公司的中层人士就曾表示,公司正在寻求更多的当地代理商,进行市场推广。但代理商过多,中间利润也会使公司的营收下降。 无锡尚德已经开始向非德国地区部署兵力。公司在美国当地成立了一家分公司,同时收购了竞争对手日本MSK公司,逐步将营销视野延伸至非欧洲地区。该公司CFO张怡认为,未来的征战不是其他方面,就看企业的下游销售能力。而美国“百万屋顶计划”的启动,将会让更多公司分享新蛋糕。是否有足够的海外营销人员,将是国内太阳能企业营销中面临的新挑战。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第一财经的网站:www.china-cbn.com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21—52132511(上海)10—58685866(北京)020—83731031(广州)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