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2006影响中国经济的十大企业事件之徐工合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7日 08:08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徐工合资:借助凯雷表达国际化远大抱负

  【时间】10月16日【事件焦点】

  徐工和凯雷的合资成为2006年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它被称为近20年来国企改制史中难得一见的高透明度样本,改制过程中的每一步、谈判交易的每一处细节、协议文本上的每一个字,都被人们拿到聚光灯下、解剖台前详细检查。

  【事件回放】

  2006年,徐工收购案让两个人名噪一时:一个是接连抛出博客指摘并购案涉嫌“国资贱卖”的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一个是处于漩涡之中的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

  大型国企徐工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年销售收入200亿元。为了实现“改制”和“在全球工程机械产业链中施展更大抱负”,2005年10月,徐工集团计划出让85%的股权给国际私募投资基金凯雷。

  作为业内竞争对手,民企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利用个人博客,就“徐工并购”事件接连发表46篇文章,称“凯雷收购徐工”只是个美丽的谎言,是贱卖国有资产的恶意收购。王民在10月下旬回应称,向的博客行为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三一重工的商战表演。据悉,三一重工曾经是求购者之一,但被徐工拒绝。

  地方官员曾竭力主张与德隆合作,被王民力拒。德隆那种“狼见了肉一样的迫切”,令王民不快。德隆事败后,王民和徐工内部都认为把企业交给民企风险很大。其间也有央企愿意参与改制,但王不相信央企能给国企从机制上带来新鲜血液,且徐工与凯雷合同还未到期。

  王民更倾向与财务投资者而不是产业投资者合作,源于14年前徐工与卡特彼勒的合资。直到2005年,徐工才通过分红拿回大约7000万的本钱。每年向卡特彼勒支付高额的技术转让费,徐工在合资公司中得到的却是落后卡特彼勒近20年的技术。尤其是,卡特彼勒毫不掩饰消灭徐工品牌的意图。据悉,最终选择凯雷是经过严格程序筛选的结果。

  2006年10月17日,徐工集团全资拥有的徐工机械发出通告,一天之前,徐工集团、凯雷、徐工机械签署了《股权买卖及股本认购协议》的修订协议和《合资合同》的修订协议。根据这两则修订协议,凯雷放弃了控股徐工机械的计划,将持股比例从85%下调到50%。凯雷控股性收购徐工变成了双方对等合资。协议签署前,协议内容报请江苏省和国家有关部委审核并得到确认。  

  通过修订协议,徐工获得18.01亿元人民币。

北京大学政府与企业研究所所长路风教授在较早前对本刊表示,徐工盘子太大,历史包袱重,地方没有能力,也没法MBO。相对于全球工程机械巨头卡特彼勒在中国的系列收购,徐工和凯雷的合资算是不错的买卖,对于这个工业的发展可能是有帮助的。路风教授曾经深入研究过中国工程机械工业的发展以及外资在这一领域的并购。

  徐工和凯雷合资的一个内容,是凯雷可能给徐工带来的技术提升。修订协议中约5.8亿元的增资部分将直接投入新项目。徐工计划引进美国江迪尔、韩国大宇的

发动机技术。这是徐工与国际竞争对手在零部件领域最核心的差距,该项目将通过凯雷协助完成。

  【编辑点评】

  近年来,跨国公司已大举进军我国大型制造业,并购重点直奔我国工程机械业、电器业等领域的骨干企业、龙头企业。对此,人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相对于卡特彼勒在中国工程机械领域的系列收购,徐工和凯雷的合作可能是个例外。到目前,双方是合资,而非并购。但是,检验合资是否成功,关键看日后凯雷能否给徐工带来技术提升,进而实现国际化。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